夏虫语冰的拼音、解释、组词
夏虫语冰的简介:
xià chóng yǔ bīng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 AI解释
《夏虫语冰》这则成语出自于《庄子·秋水》,原文为:“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其便也。”意指夏季出生的小虫无法与之谈论冬天的冰块,用来形容人由于生活环境或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认识或见识上的局限性。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体的知识、经验等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极大限制。
详细解释
- 夏虫:这里的“夏”并非指季节的“夏”,而是古代对幼虫的一种称呼。
- 语冰(yù bīng):“语”是谈论、说的意思;“冰”是指冰块。整句话意为无法与夏季出生的小虫子谈论冬天的冰。
造句
- 小明年纪小,见识不广,对于那些复杂的成人世界的问题还不能进行深入讨论,真是“夏虫语冰”,还差得远呢。
- 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深奥的理论知识,我们这些初学的学生恐怕还是“夏虫语冰”吧!
- 我们不要轻易地去批评那些对现代科技知之甚少的人,因为他们就像夏天的小虫一样,无法理解冬季的冰块,这是他们的局限性。
- 他总是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评价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真是典型的“夏虫语冰”,太过狭隘了。
- 在科学问题上,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多学习、多思考,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跳出“夏虫”的限制,逐步开阔视野。
通过这些句子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成语的意思及其在现代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夏
xià
1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2 中国朝代名:~代。~历。3 指中国:华~。4 姓。
虫
chóng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益~。雕~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2 动物的通称:大~(老虎)。长~(蛇)。介~(有介壳的虫子)。
语
yǔ,yù
1 话:~言。汉~。英~。~录。~汇。~重心长。2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旗~。4 说:细~。低~。
冰
bīng
1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淇淋。2 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糖。~晶石。3 使人感到寒冷:~手~脚。4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上。5 洁白明彻:~绡。~心。~清玉洁。~肌玉骨(a.形容妇女的皮肤;b.形容梅花的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