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的组词

梅常见的组词有:梅盐,梅花屋主,梅花海鹘,梅酱,梅花脑,梅勒章京,梅苏丸,梅瓜,梅霖,梅关,梅花参,梅鹤,梅月,梅水茶,梅帐,梅福,梅花三弄,梅公,梅和柳,梅雪,梅仙洞,梅花使,梅头,梅花脯,梅録,梅雨,梅犀,梅葛,梅益(1914- ),梅词

词语 解释
梅盐 méi yán1.梅子与盐。调味品。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花屋主 梅花屋主 méi huā wū zhǔ1.见"梅花仙"。
花海鹘 梅花海鹘 méi huā hǎi gǔ/hú1.古代的一种快速战船名。
梅酱 méi jiàng1.梅子制成的果酱。
花脑 梅花脑 méi huā nǎo1.香料。即龙脑香。
勒章京 梅勒章京 méi lè/lēi zhāng jīng1.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2.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苏丸 梅苏丸 méi sū/sù wán1.一种以乌梅肉拌其它佐料制成的食品。
梅瓜 méi guā1.以梅子汁腌制的瓜。
梅霖 méi lín1.梅雨。
梅关 méi guān1.古关名。宋时在江西大庾岭上所置。为江西﹑广东二省分界处。
花参 梅花参 méi huā cān/shēn1.海参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一米。背面肉刺很大,每三至十一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名。为食用海参中的上品。在我国产于西沙群岛。
梅鹤 méi hè1.梅与鹤。
梅月 méi yuè1.指农历四月。亦泛指梅雨季节。 2.指疏梅映月的景色。
水茶 梅水茶 méi shuǐ chá1.以黄梅季节雨水烹的茶。
梅帐 méi zhàng1.见"梅花纸帐"。
梅福 méi fú1.汉九江郡寿春人,字子真。官南昌尉。及王莽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江南各地以至闽粤,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花三弄 梅花三弄 méi huā sān nòng/lòng又名《梅花引》。琴曲。据琴曲集《神奇秘谱》称,此曲系根据晋桓伊所作笛曲改编而成。描写梅花凌霜傲雪的姿态。全曲主调出现三次,故称“三弄”。
梅公 méi gōng1.指汉梅福。
和柳 梅和柳 méi hé/hè/huó/huò/hú liǔ1.词牌《生查子》的别名。因宋韩淲《生查子.梅和柳》词有"山意入春情,都是梅和柳"句而得名。参阅《词谱》卷二。
梅雪 méi xuě1.梅与雪。 2.指盛开的白色梅花。
仙洞 梅仙洞 méi xiān dòng1.地名。在安徽省舒城县梅山上。传说为汉梅福隐处之一。
花使 梅花使 méi huā shǐ1.《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友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后因以"梅花使"为驿使的美称。
梅头 méi tóu/tou1.指黄梅季节刚开始的时候。 2.见"梅鱼"。
花脯 梅花脯 méi huā fǔ/pú1.食品名。
梅録 méi lù1.见"梅禄"。
梅雨 méi yǔ每年春夏之交,中国江淮流域和日本南部出现的长时期阴雨天气。此时恰是梅子成熟时期,故名;又因气候湿热,衣物易霉,也称“霉雨”。由于在6-7月间,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逐渐增强,在此流域的上空与北方冷空气汇合,常维持一准静止锋系,而造成大范围的连续降雨甚至暴雨。
梅犀 méi xī1.梅花的瓣子。
梅葛 méi gé/gě1.指梅岭﹑葛岭,均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郊。
益(1914- ) 梅益(1914- ) méi yì (1914- )新闻出版工作者,翻译家。原名陈少卿,广东潮安(今潮州)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华美周报》等。后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新华社副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著有《梅益论广播电视》,译作《西行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梅词 méi cí1.吟咏梅花的词。

梅的二字词语

梅的三字词语

花脑 苏丸 花参 水茶 和柳 仙洞 花使 花脯 月圆 家鸡 根冶 花调 花曲 花障 君山 花引 花墅 园村 花石 花菊 花鹿 花约 舌儿 花白

梅的四字成语

花屋主 花海鹘 勒章京 花三弄 花处士 花岭记

其他字的组词

佳组词 姓组词 泄组词 坤组词 前组词 唉组词 挽组词 捏组词 课组词 理组词 鹰组词 鬣组词 驦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