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勒章京的拼音、解释、组词
梅勒章京的简介:
méi lè/lēi zhāng jīng
1.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2.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1.亦称"梅勒额真"。亦称"梅楞章京"。 2.满语。清代八旗官名。顺治十七年后改称副都统。
- AI解释
经查询,“梅勒章京”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且没有明确、广泛认可的意义或定义。不过,在清朝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梅勒章京”的概念可能有特定含义。“梅勒”在满语里是“百户”的意思,通常用来表示一种军事或行政职务;“章京”,则是清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多负责处理政务的具体事务。结合这两个词来看,“梅勒章京”可能是某种军事或行政官员的职称,但具体的职能和背景信息需要进一步考证。
由于这个词不是标准词汇,没有权威解释,我将基于上述理解给出一些假设性造句以供参考:
- 在清代官场中,梅勒章京负责处理百户之内的具体政务。
- 假如清朝的军事改革中有涉及“梅勒”与“章京”的职务调整,这可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 为了研究清朝历史上的职官设置,“梅勒章京”这一词汇可能是某些学者或研究人员在探讨时使用的假设性术语。
- 如果有小说家创作清史题材的作品,在描写特定角色时可能会提到“梅勒章京”,以增添故事的真实感和丰富度。
- 在学习满语文或清代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梅勒章京”这样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探索研究。
请注意上述造句是基于对“梅勒章京”的推测性理解创作的。对于这一词汇的实际定义、使用情况等信息,请查阅权威的历史文献或咨询相关领域专家以获得准确答案。
分词解释
梅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勒
lè,lēi
1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2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3 强制:~令。~索。4 统率:~兵。5 雕刻:~石。~碑。~铭。
章
zhāng
1 歌曲诗文的段落:~节。~句。乐~。~回体。顺理成~。断~取义。2 条目,规程:~程。~法。简~。党~。约法三~。3 修理:杂乱无~。4 花纹,文采:黑质而白~。5 戳记:图~。盖~。6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袖~。领~。徽~。像~。7 奏本:奏~。本~。8 同“ 彰 ”,彰明。9 姓。
京
jīng
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2 大。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