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梅子的简介:
méi zǐ
1.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2.指梅树。
1.梅树的果实。味酸,立夏后成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 2.指梅树。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梅
1. 梅树的果实。是一种核果,味酸,可腌制成多种蜜饯。
词义详解
梅子(méi zǐ)是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常用的一种植物,尤其是指未成熟的酸涩果实。除了字面意思外,在汉语里,“梅子”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 字面意义:
- 梅树的果实。
- 形状如小圆柱体,颜色从青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或红色(视品种而定)。
-
未成熟的果实味道酸涩,成熟后的梅子则口感甜润。
-
象征意义: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性格。古人常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来形容人的品格在经历困难之后更加芬芳。
-
由于梅子成熟时正值初夏,因此也常常成为描写季节变换、春去夏来的象征。
-
文学用法:
- “梅子黄时雨”,出自宋代诗人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特有的景象。
- 在古诗词中,“梅”往往与“雪”并提,共同构成一种清雅高洁的形象。
造句
- “初夏时节,院子里的梅子已经成熟了。”
- “江南的小城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常常是‘梅子黄时雨’的日子。”
- “这首诗中,作者以‘梅花香自苦寒来’来形容人的品格与经历。”
- “春天来了,园子里的梅花开得正艳,就像那些未成熟的梅子一样,虽酸涩却蕴含着希望。”
- “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腌制一些梅子,为家人准备一整年的美味佳肴。”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梅子”的具体用法和含义,还融入了一些文化背景,体现了其在中国语言中的丰富意象。
分词解释
梅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