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曲的拼音、解释、组词
梅花曲的简介:
méi huā qū/qǔ
1.即《梅花落》。
1.即《梅花落》。
- AI解释
《梅花曲》,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与梅花相关的乐曲或歌曲。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清雅,常常被用来寄托文人墨客对品格高尚之士或理想境界的赞美之情。因此,《梅花曲》常用于描绘梅花的独特韵味和精神特质。
详细解释
- 主题内容:《梅花曲》通常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中傲霜斗雪、独自绽放的情景,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 艺术表现形式:这种乐曲或歌曲通过音乐旋律、歌词等艺术手段来表达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它可能采用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演奏,配以优美的旋律和节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
- 文化内涵:《梅花曲》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追求,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比德于自然”的思想。通过赞美梅花来象征文人墨客自身的品格。
造句
- 他为朋友谱写了这首《梅花曲》,以此表达对朋友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
- 在春节期间,许多地方会演奏《梅花曲》,以此寄寓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福。
-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父亲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正如《梅花曲》所唱,“雪压枝头低,虽老志愈刚”。
- 《梅花曲》在春节期间的庙会上演奏,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 学校艺术节上,《梅花曲》被用作背景音乐,为学生们呈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艺术盛宴。
分词解释
梅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花
huā
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木。~草。~匠。~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雪~。浪~。钢~。火~。棉~(棉的絮亦称花)。礼~(烟火)。挂~(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圈(quān )。~篮。~灯。~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样。~边。~~绿绿。印~。6 指“痘”:天~(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猫。~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打~拳。~架子。10 模糊不清:头昏眼~。11 喻事业的精华:体育之~。12 喻女子:姊妹~。13 用掉:~钱。14 名目繁复的:~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蚕~。鱼~。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娘(妓女)。~魁。18 〔~甲〕指六十岁,如“年逾~~。”19 姓。
曲
qū,qǔ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折(zhé)。~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肱而枕。~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说。~解(jiě)。委~求全。3 弯曲的地方:河~。4 偏僻的地方:乡~。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酒~。~霉。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