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舌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梅舌儿的简介:

méi shé ér/er
1.亦作"梅什儿"。 2.食品名。以梅子掺和生姜肉桂制成。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梅舌儿”并非一个常见的词语,可能需要结合特定语境来理解。不过,根据字面意思推测,它可能有以下几种含义:

  1. 比喻清脆的声音:因为“梅”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的清亮悦耳,如《礼记·乐记》中就有“声如钟鸣玉振”,而“舌儿”则是对舌头轻巧灵活的形象化表达。因此,“梅舌儿”可能用来形容声音的甜美清晰、如同梅子落下的脆响一般。

  2. 指代某种特殊的食具:在某些地方方言或古代诗文中,也可能将一种小巧精致的食物称为“梅舌”,类似于现在所说的“小甜点”。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儿”字,则可能表示这种食品的形态更加娇小可爱,如同儿童般纯真无邪。

  3. 形容某人说话轻巧:若从人的口才角度来理解,“梅舌儿”也可以被用来描述那些言语伶俐、表达流畅的人。就像梅子那清脆的声音一样,这类人的讲话也显得特别有魅力和吸引力。

基于上述解释,以下是五个使用“梅舌儿”的造句:

  1. 这首歌曲的旋律美妙动听,仿佛是梅花绽放时那种轻柔的吟唱。
  2. 他的声音真像一颗晶莹剔透的梅子落进了耳朵里,清脆悦耳。
  3. 她说话如同梅舌儿般灵活,总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巧思妙语。
  4. 在那个宴会上,他用梅舌儿般的口才赢得了众人的掌声与赞叹。
  5. 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我们品尝了各式各样的“梅舌儿”,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请注意,这些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对词语字面意义的理解,如果在特定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出现“梅舌儿”一词,则可能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或特定用法。

分词解释

méi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花。~子。2 姓。

shé

1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剑。2 语言辩论的代称:~战(激烈议论)。3 像舌头的东西:帽~。火~。4 铃或释中的锤。5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