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组词

吴常见的组词有:吴熙载(1799-1870),吴带当风,吴京,吴宫,吴越,吴禄贞(1880-1911),吴派,吴声,吴侬,吴舠,吴头楚尾,吴郡星郎,吴霜,吴蜀,吴兴,吴娃越艳,吴哥寺,吴强(1910-1990),吴札,吴昌硕(1844-1927),吴光,吴钩,吴语,吴人不识越境,吴剑,吴回,吴下,吴子,吴拨四,吴石

词语 解释
熙载(1799-1870) 吴熙载(1799-1870) wú xī zài/zǎi (1799-1870)清代篆刻家、书画家。原名廷,字让之,号晚学居士,仪征(今属江苏)人。包世臣弟子。篆刻师法邓石如,圆劲坚实,舒展流畅,后世学“邓派”者常以之为宗。亦工四体书,善画写意花卉。有《吴让之印谱》等。
带当风 吴带当风 wú dài dāng fēng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吴京 wú jīng1.即今之南京。
吴宫 wú gōng1.指春秋吴王的宫殿。 2.指三国吴主的宫殿。
吴越 wú yuè1.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 2.吴越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3.指春秋吴越故地(今江浙一带)。 4.五代十国之一。始祖钱镠,据有今江苏省西南部﹑浙江省全部和福建省东北部,后降于北宋。
禄贞(1880-1911) 吴禄贞(1880-1911) wú lù zhēn (1880-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湖北云梦人。曾留学日本,参加兴中会。回国后历任清军练兵处监督、新军第六镇统制。武昌起义后,赴滦州策划举兵反清,并联系山西革命军,准备发动北方新军起义。不久,被袁世凯派人暗杀。
吴派 wú pài1.明朝中晩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晩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2.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吴声 wú shēng1.泛指吴地民间歌曲。亦特指古乐府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
吴侬 wú nóng1.吴地自称曰我侬,称人曰渠侬﹑个侬﹑他侬。因称人多用侬字,故以"吴侬"指吴人。
吴舠 wú dāo1.吴地小船。 2.喻鱼。
头楚尾 吴头楚尾 wú tóu chǔ wěi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像首尾互相衔接。
郡星郎 吴郡星郎 wú jùn xīng láng/làng1.吴地杨梅的美称。
吴霜 wú shuāng1.吴地的霜。亦比喻白发。
吴蜀 wú shǔ1.三国时的吴国与蜀国。 2.泛指吴地与蜀地。
吴兴 wú xīng/xìng1.指元代书画家赵孟俯。赵为吴兴人,故称。 2.郡名。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县南)。 3.县名。属浙江省,位于苕溪下游,滨临太湖。
娃越艳 吴娃越艳 wú wá yuè yàn1.泛指江南美女。
哥寺 吴哥寺 wú gē sì一称“吴哥窟”。印度教、佛教神庙。在柬埔寨暹粒省吴哥古城南郊。建于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后成为其陵寝。主体建筑为三层石砌台基上的五座尖塔。台基每层有饰浮雕的回廊围绕。其建筑和雕刻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强(1910-1990) 吴强(1910-1990) wú qiáng(1910-1990)作家。江苏安东(今涟水)人。1933年参加左联。1938年参加新四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红日》、中短篇小说集《养马的人》等。
吴札 wú zhá1.春秋吴公子季札的省称。曾历聘鲁齐郑卫晋诸国,以博闻着称,为春秋之贤者。
昌硕(1844-1927) 吴昌硕(1844-1927) wú chāng shuò/shí (1844-1927)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硕、仓石,号缶庐,浙江安吉人。诸生。清末曾官安东知县。书擅石鼓文,凝练朴茂;画擅花卉,墨饱色酣,浑厚苍劲;篆刻上溯秦汉玺印,又吸取汉魏六朝甓瓦等之长,雄健古拙。为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又被推为西泠印社社长。著有《缶庐诗》。
吴光 wú guāng1.春秋吴公子光,后为国君,即阖庐。
吴钩 wú gōu1.钩,兵器,形似剑而曲。春秋吴人善铸钩,故称。后也泛指利剑。
吴语 wú yǔ/yù1.泛指吴地方言。
人不识越境 吴人不识越境 wú rén bù shí/zhì yuè jìng1.谓身处异地,环境生疏。
吴剑 wú jiàn1.宝剑。春秋吴人善铸剑,故称。 2.指春秋吴公子季札之剑。季札过徐,徐君爱其剑,口不敢言。季札心知之,以使上国而未献。及返至徐,则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挂徐君冢树而去,以酬宿昔之心诺。
吴回 wú huí1.传说中的人名。即祝融。一说祝融之弟,帝喾之火正,相传死后为火神。
吴下 wú xià1.泛指吴地。下,用于名词后表示处所。
吴子 wú zǐ1.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2.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
拨四 吴拨四 wú bō sì1.火不思的别名。一种形似琵琶而较狭小的直柄曲颈乐器。
吴石 wú shí/dàn1.指吴地出土的石鼓。

吴的二字词语

吴的三字词语

哥寺 拨四 安王 相庙 富体 公台 均体 先主 余鲙 好山 二娘 大伯 娘曲 牛喘

吴的四字成语

带当风 头楚尾 郡星郎 娃越艳 侬软语 二娘曲 侬娇语 市吹箫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玄组词 㝋组词 执组词 访组词 陈组词 到组词 亮组词 星组词 秧组词 彩组词 菇组词 遏组词 腿组词 釀组词 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