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组词

吴常见的组词有:吴干,吴镇(1280-1354),吴莼,吴绢,吴质,吴根越角,吴邓,吴承恩,吴牛,吴台,吴锦,吴娘曲,吴甲,吴声,吴赵,吴浊流(1900-1976),吴宫燕,吴淞之战,吴坂,吴京,吴娘,吴戈,吴传玉(1928-1954),吴楚,吴仞之(1902- ),吴会,吴樾(1878-1905),吴苑,吴蔡体,吴岫

词语 解释
吴干 wú gān/gàn1.春秋吴国的干将剑。亦泛指宝剑。
镇(1280-1354) 吴镇(1280-1354) wú zhèn (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今属浙江)人。终身隐居不仕,教书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和墨竹,善用湿墨,丰润浑厚,苍莽郁茂,自成一派。与黄公望、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著有《梅花道人遗墨》。
吴莼 wú chún1.吴地的莼羹,以美味着称。晋张翰,吴人,因见秋风起,乃兴莼羹鲈脍之思。后以指故乡风味之食品。见《晋书.文苑传.张翰》。
吴绢 wú juàn1.古代吴地所产的绢。以质地轻薄著名。
吴质 wú zhì1.即月中之神吴刚。 2.三国魏人,以文名重于时。文帝为太子时,与之过从甚密。见《三国志》本传。
根越角 吴根越角 wú gēn yuè jiǎo/jué1.原指吴越故地之边陲,后多泛指江浙一带。
吴邓 wú dèng1.汉吴汉﹑邓禹的并称。 2.汉吴王濞和邓通的并称。
承恩 吴承恩 wú chéng ēn1. (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吴牛 wú niú1.吴地的水牛。
吴台 wú tái/tāi1.指春秋吴王阖闾(一说夫差)所筑之姑苏台(在江苏吴县西南)。
吴锦 wú jǐn1.吴地出产的美锦。常比喻优美诗文。
娘曲 吴娘曲 wú niáng qū/qǔ1.古歌曲名。传为古歌妓吴二娘作。
吴甲 wú jiǎ1.吴地所产之铠甲。
吴声 wú shēng1.泛指吴地民间歌曲。亦特指古乐府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
吴赵 wú zhào1.明庶吉士吴中行﹑赵用贤因张居正夺情视事,疏争被杖,时称"吴赵"。《明史.吴中行传》:"五人者(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邹元标),直声震天下。中行﹑用贤并称吴赵。"后吴地俗谓不择言而乱语者为"吴赵"。
浊流(1900-1976) 吴浊流(1900-1976) wú zhuó liú (1900-1976)作家。祖籍广东蕉岭,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小学教员。后任《日日新报》、《台湾新报》、《新生报》、《民报》记者。1949年起在机器工业同业公会任职。著有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短篇小说集《疮疤集》、《泥泞》及诗集《风雨窗前》等。有《吴浊流全集》。
宫燕 吴宫燕 wú gōng yàn/yān1.巢于吴宫之燕。春秋吴都有东西宫。据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载:"西宫在长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宫者照燕,失火烧之。"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淞之战 吴淞之战 wú sōng zhī zhàn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6月英国舰队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起抗击,击伤敌舰多艘。后因两江总督牛鉴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与所部官兵英勇战死。吴淞炮台失陷,英军占据宝山、上海。
吴坂 wú bǎn1.亦作"吴山"。 2.古地名。即虞坂,在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又称颠軨坂,道狭而险。传说商傅说隐于此。
吴京 wú jīng1.即今之南京。
吴娘 wú niáng1.吴地美女。 2.指古代歌妓吴二娘。
吴戈 wú gē1.兵器名。吴地所产,故称。亦泛指精良的戈。
传玉(1928-1954) 吴传玉(1928-1954) wú chuán yù (1928-1954)游泳运动员。原籍福建,生于印尼。1953年获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100米仰泳冠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夺得国际比赛冠军的运动员。1954年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00米仰泳和100米蝶泳亚军。同年赴匈牙利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吴楚 wú chǔ1.春秋吴国与楚国。 2.泛指春秋吴楚之故地。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3.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4.指汉高祖分封的吴楚诸侯国。
仞之(1902- ) 吴仞之(1902- ) wú rèn zhī (1902- )戏剧教育家,导演。江苏常州人。曾就读于上海大同学院,后任中学教员。1937年后任青鸟剧社、上海剧艺社导演。曾编辑《剧场艺术》月刊。1945年后任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教授。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等。曾导演话剧《上海屋檐下》、《名优之死》,影片《乱世风光》、《哑妻》等。
吴会 wú huì/kuài1.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 2.东汉分会稽郡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
樾(1878-1905) 吴樾(1878-1905) wú yuè (1878-1905)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安徽桐城人。曾在保定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支部,并创办《直隶白话报》,宣传反清革命。1905年为击破清廷预备立宪的骗局,在北京车站谋炸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爆炸中当场牺牲。
吴苑 wú yuàn1.即长洲苑,吴王之苑。 2.吴地的园囿。因借指吴地或苏州。
蔡体 吴蔡体 wú cài tǐ/tī/bèn1.金吴激﹑蔡松年均工乐府,齐名,时号"吴蔡体"。
吴岫 wú xiù1.犹吴山。吴地的山。

吴的二字词语

殿

吴的三字词语

承恩 娘曲 宫燕 蔡体 均体 好山 光剑 富体 安王 越曲 二娘 趋曲 太伯 门卒 茱萸 兴体 先主

吴的四字成语

根越角 淞之战 娃越艳 牛喘月 大皇帝 下阿蒙 带当风 侬娇语 中四杰

其他字的组词

乊组词 可组词 技组词 吵组词 怕组词 斧组词 隶组词 剑组词 泵组词 钙组词 凄组词 桩组词 聂组词 窒组词 锤组词 磅组词 藤组词 魙组词 襽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