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拼音、解释、组词

吴茱萸的简介:

wú zhū yú
又名“茱萸”。芸香科。高大灌木或小乔木。羽状复叶。嫩枝和叶上有软毛。夏季开绿白色小花。果实紫红色。分布于中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未成熟果实可入药,能治胃寒疼痛、腹痛泄泻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植物名。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十七公尺,树皮平滑,暗褐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五至十一枚,椭圆形,枝叶均生软毛。夏季开花,聚繖状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雄花疏离,雌花密集,花瓣五枚,淡黄色。蒴果紫红色,可入药,具有驱风、收敛之效,并可治疗霍乱及中暑。也称为「毛臭辣树」。

《吴茱萸》是中药中的一个重要药材,其名称来源于吴地(今江苏南部、浙江等地)和茱萸树。它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属芸香科,果实为药用部分,有辛温之性,味酸、苦而微甜。在中医理论中,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暖肝降逆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呕吐、胃寒疼痛等症状。

【详细解释】 1. 性味归经:吴茱萸的性味为辛温,归肝、脾、肾经。 2. 功能主治: - 散寒止痛:用于治疗因寒引起的胃痛、腹痛等。 - 暖肝降逆:适用于肝气上逆导致的呕吐、呃逆等症状。 3. 使用方法:可煎汤内服,也可入丸散剂;外用时可用于膏药敷贴患处。因其性燥烈,故孕妇及热证患者应慎用。

【造句】 1. 中医认为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胃寒引起的疼痛。 2. 在冬季养生保健食谱中,可以加入适量的吴茱萸来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 3. 老王患上了慢性胃炎,听闻吴茱萸有暖胃的功效后,决定试一试用它熬茶喝。 4. 李医生建议患者在煎药时多加一点吴茱萸以增强其止呕效果。 5. 传统的草药疗法里,吴茱萸常与生姜、大枣等药材配伍使用,治疗感冒引起的呕吐症状。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