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榜的拼音、解释、组词

吴榜的简介:

wú bǎng/bàng
1.大棹,划船工具。一说吴之棹。吴榜即船棹。 2.指船。吴为地名,借指南方。

  • AI解释

《吴榜》这一术语主要出现在中国历史中,特指明代江南地区(主要是苏州、松江一带)由地方官府主持组织的科举考试录取名单。这里的“吴”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文化区域,“榜”则是指公布的名单或公告。在明清时期,由于江南经济发达,文教昌盛,常常单独设立考试名额和标准。

造句

  1. 明代时,苏州地区屡次出现在《吴榜》上的人才辈出。
  2. 松江府的学生们期盼着自己的名字能够登上今年的《吴榜》,成为佼佼者。
  3. 家族中长辈常常提及当年祖父的名字曾经出现在《吴榜》之上。
  4. 为了更好地弘扬江南文化,地方官员决定设立专门的考试体系以筛选出优秀的学子,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吴榜》。
  5. 虽然如今科举制度已废止,《吴榜》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无数学子追求卓越。

请注意,“吴榜”特指古代特定区域和时期的一种录取名单形式,在现代并不常用或具有实际意义。上述造句是基于历史背景而创造的,用以说明“吴榜”的概念及其在当时的影响力。

分词解释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语。~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4 姓。

bǎng,bàng

1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帖(官府的公告)。红~。张~。光荣~。~文。发~。~眼(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书(原指写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一类的大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