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的组词

朱常见的组词有:朱总,朱毂,朱羽,朱丝练弦,朱乌,朱丝营社,朱光亚(1924- ),朱闳,朱颜,朱文,朱雀桁,朱芾,朱韠,朱温(852-912),朱杨,朱虎残,朱丝,朱衣郎,朱髦,朱干,朱夏,朱唇,朱光,朱脸,朱宫,朱荣,朱梁,朱扃,朱襦,朱元璋

词语 解释
朱总 zhū zǒng1.红色的流苏。
朱毂 zhū gǔ1.即朱轮。
朱羽 zhū yǔ1.染成红色的羽翎,供制箭用。
丝练弦 朱丝练弦 zhū sī liàn xián1.用熟丝制的琴弦。朱﹑练互文为义。借指琴瑟。
朱乌 zhū wū1.即赤乌。古以为瑞鸟。
丝营社 朱丝营社 zhū sī yíng shè1.见"朱丝萦社"。
光亚(1924- ) 朱光亚(1924- ) zhū guāng yà核物理学家。湖北汉阳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6年留学美国,从事核物理研究。密歇根大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室副主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闳 zhū hóng1.红漆的门。闳,门。
朱颜 zhū yán①女子秀美的容颜:皓齿朱颜|明眸朱颜。②青春壮健的颜面:勿以朱颜好,而忘白发侵。
朱文 zhū wén与“白文”相对。也称“阳文”。指刻成凸状的印文。因这种印章钤出的印文为红色的,故称。
雀桁 朱雀桁 zhū què/qiāo/qiǎo héng/háng1.亦称"朱雀航"。 2.六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南城门朱雀门外的浮桥,横跨秦淮河上。三国吴时称南津桥,晋改名朱雀桁。桁为连船而成,长九十步,广六丈。因在台城南,又称"南航"。秦淮河上二十四航,此为最大,又称"大航"。
朱芾 zhū fèi/fú1.红色蔽膝。古代礼服上的一种装饰物,缝于长衣之前。
朱韠 zhū bì1.朝服的红色蔽膝。
温(852-912) 朱温(852-912) zhū wēn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曾参加黄巢起义。后叛变降唐,赐名全忠。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并乘机扩大势力,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后被进封为梁王。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后被其子朱友珪所杀。
朱杨 zhū yáng1.即赤杨。一种落叶乔木。
虎残 朱虎残 zhū hǔ cán1.宋朱泰家贫穷,卖柴养母,一日入山遇虎,被虎所获,昏眩复醒,叹其母无所依靠,虎忽弃泰而去。"乡里闻其孝感,率金帛遗之,里人目为朱虎残。"后遂借朱泰虎口残生故事称誉孝子。事见《宋史·孝义传》。
朱丝 zhū sī1.红色的丝绳。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3.借指琴瑟。
衣郎 朱衣郎 zhū yī/yì láng/làng1.指年轻的官员。
朱髦 zhū máo1.古时骏马名。
朱干 zhū gān/gàn1.红色的盾。
朱夏 zhū xià1.夏季。
朱唇 zhū chún亦作“朱脣”。红色的口唇。形容貌美。
朱光 zhū guāng1.赤光,红色光亮。 2.日光。 3.指烛光。 4.谓火德。汉以火德兴,因亦借称汉朝。
朱脸 zhū liǎn1.红颜。指美女。
朱宫 zhū gōng1.朱红色的宫殿。
朱荣 zhū róng1.红花。
朱梁 zhū liáng1.指五代后梁。为朱温所建,故称。
朱扃 zhū jiōng1.朱门。
朱襦 zhū rú1.红色短袄。为古代大射之服。
元璋 朱元璋 zhū yuán zhāng1.即明太祖。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元致和元年(1328)生,1352年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抗元。1356年攻克集庆(今南京),1368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废丞相,设六部,在各地设置军事机构,建立卫所,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奖励垦荒,移民屯田,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在位31年,1398年卒,葬南京孝陵。

朱的二字词语

鹿

朱的三字词语

雀桁 虎残 衣郎 元璋 砂判 顶鹤 砂红 藤杖 雀航 文公 鸟门 雀桥 鸟窗 字诏 明节 鸟幡

朱的四字成语

丝练弦 丝营社 寿之器 阁青楼 颜緑发 粉粉 槃玉敦

其他字的组词

尸组词 㔿组词 冬组词 汉组词 仜组词 庁组词 快组词 宏组词 杜组词 杉组词 空组词 旺组词 沮组词 贴组词 剔组词 跑组词 缕组词 薪组词 鑣组词 齃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