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的组词
朱常见的组词有:朱墨笔,朱干玉戚,朱尘,朱丹,朱砂判,朱砂,朱丝,朱夫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矾,朱鴈,朱箱,朱朱白白,朱阁青楼,朱锦,朱家,朱桃,朱墨,朱云槛,朱里,朱儒,朱云折槛,朱襄,朱提,朱轓皁盖,朱闳,朱云,朱顶鹤,朱桂,朱明节
词语 | 解释 |
---|---|
朱墨笔 | 朱墨笔 zhū mò bǐ1.指处理文案用的朱笔与墨笔。 |
朱干玉戚 | 朱干玉戚 zhū gān yù qī干:盾;戚:斧。朱红的盾牌、玉饰的斧头。原为古时礼器。后也作为仪仗之用。 |
朱尘 | 朱尘 zhū chén1.红色的承尘(天花板)。 2.红尘,俗世。 |
朱丹 | 朱丹 zhū dān1.即朱砂。 2.指用朱砂制的墨。 3.用朱砂作的红色涂料或化妆品。 4.用红色涂料涂饰。 |
朱砂判 | 朱砂判 zhū shā pàn1.用红色笔画的判官像。旧时迷信,认为可以辟邪。 |
朱砂 | 朱砂 zhū shā1.矿物名。又称"丹砂"﹑"朱砂"﹑"辰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也可制作颜料﹑药剂。 2.像朱砂样的红色。 |
朱丝 | 朱丝 zhū sī1.红色的丝绳。 2.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3.借指琴瑟。 |
朱夫子 | 朱夫子 zhū fū/fú zǐ1.指宋朱熹。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
朱矾 | 朱矾 zhū fán1.铁矾土。因其含氧化铁而呈红色。可入药,或作颜料。 |
朱鴈 | 朱鴈 zhū yàn1.亦作"朱雁"。 2.红色的雁。古人以为瑞鸟。 3.古乐府歌名。 |
朱箱 | 朱箱 zhū xiāng1.谓红色的车子。为显贵者所乘。 |
朱朱白白 | 朱朱白白 zhū zhū bái bái朱朱:花红的样子。红的红,白的白。指各色花木。 |
朱阁青楼 | 朱阁青楼 zhū gé qīng lóu指华美精致的建筑。 |
朱锦 | 朱锦 zhū jǐn1.红色织锦。 2.红色的锦衣,借指官服。 |
朱家 | 朱家 zhū jiā/gū/jie1.汉初鲁地侠士。《史记.游侠列传》:"鲁朱家者,与高祖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阴脱季布将军之阸,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后以朱家泛指侠士。 |
朱桃 | 朱桃 zhū táo1.山樱桃的别名。 |
朱墨 | 朱墨 zhū mò1.朱笔和墨笔。用于书籍的批点或编撰,以便省览。 2.古代官府文书用朱﹑墨两色,因用作公文的代称。 3.用朱砂制成的墨。 |
朱云槛 | 朱云槛 zhū yún jiàn/kǎn1.见"朱云折槛"。 |
朱里 | 朱里 zhū lǐ1.红色的衬里。 2.谓内部为红色。 |
朱儒 | 朱儒 zhū rú1.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2.古代权贵好以朱儒为倡优取乐,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优伶﹑乐师者。 3.借指未成年的人。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 |
朱云折槛 | 朱云折槛 zhū yún shé jiàn朱云:汉代人名。折槛:折断栏杆。朱云折断了栏杆。形容敢于直言进谏。 |
朱襄 | 朱襄 zhū xiāng1.炎帝的别号。 |
朱提 | 朱提 shú tí/dī/dǐ1.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后立为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初置安上县,不久复改为朱提县,天宝中地入南诏,移治今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西南。唐末废。 2.山名。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境。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亦用作银的代称。 |
朱轓皁盖 | 朱轓皁盖 zhū fān hǎi gài红色的车障,黑色的车盖。古代高官所乘的车子。亦借指高官。 |
朱闳 | 朱闳 zhū hóng1.红漆的门。闳,门。 |
朱云 | 朱云 zhū yún1.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
朱顶鹤 | 朱顶鹤 zhū dǐng hè1.即丹顶鹤。 |
朱桂 | 朱桂 zhū guì1.香木名。即丹桂。 |
朱明节 | 朱明节 zhū míng jié1.立夏节。汉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