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公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文公的简介:

zhū wén gōng
1.宋朱熹的谥号。

  • AI解释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朱文公”通常指的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朱熹,他的本名是朱敬之(1130年—1200年),字元晦,别称朱子。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等重要学术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详细解释

“文公”是古代对学者的一种尊称或谥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在某个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士,人们会以“某某公”的形式来称呼他们,以此表达对他个人品格和学问的敬重与认可。“朱文公”是对南宋哲学家朱熹的尊称。

造句

  1. 千古以来,朱文公安排了儒家思想的脉络,使得后世学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伟大理论。
  2. 在学术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围绕着“朱文公”的理学思想进行了热烈讨论。
  3. 小李读了很多关于朱文公的作品,他想深入了解这位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和人生。
  4.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像朱文公那样努力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研究院组织了一次纪念活动,旨在回顾朱文公的学术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这些造句,我们可以看到“朱文公”不仅是一种称呼方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分词解释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