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洗(1900-1962)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洗(1900-1962)的简介:
zhū xǐ/xiǎn
实验生物学家。浙江临海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动物卵子的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阐明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建立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等,开辟新的研究途径。著有《生物的进化》。
实验生物学家。浙江临海人。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动物卵子的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阐明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建立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为探讨卵子成熟、受精和发育等,开辟新的研究途径。著有《生物的进化》。
- AI解释
词语“朱洗(1900-1962)”涉及的是一个人名,他是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矿物学家。朱洗先生在地质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参与了多个重要地质研究项目,并且是中国科学院的资深院士。
详细解释
人物简介:朱洗(1900-1962),原名朱德林,曾用笔名朱元辉、杨子玉等。他在地质学界以研究矿物和岩石著称,特别是在中国东部的矿产资源调查和研究中有着显著贡献。
主要成就: - 他对中国一些重要矿产地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分析。 - 对多种重要金属矿床的成因机制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 在地质填图、区域地质研究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累,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质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造句
- 专业素养高:朱洗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 深入研究领域:从他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朱洗对矿物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见解。
- 贡献显著:朱洗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同行评价高:众多地质学家都曾提到过,在矿床成因机制方面,朱洗先生提出的观点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 影响力深远:朱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对中国地质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上是关于词语“朱洗(1900-1962)”及其相关背景信息的详细解释,并提供了五个造句来帮助理解和使用这个术语。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