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批谕旨的拼音、解释、组词

朱批谕旨的简介:

zhū pī yù zhǐ
1.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十一》有《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亦省作"朱批"﹑"朱谕"。

  • AI解释

朱批谕旨》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文书用语,特指皇帝亲自用朱笔批示的诏书或命令。这种文书具有极高的权威性,通常在处理重要事务、指示政策方针等方面使用。"朱"即红色,在古代象征着最高权力和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批"表示个人直接撰写或修改的内容;"谕旨"则是下达给臣僚或下属的具体指令或命令。

详细解释

  1. 含义:《朱批谕旨》是古代中国皇帝通过朱笔亲自书写或审阅并加以批示的官方文书。
  2. 重要性:此类文件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往往涉及到国家的重大决策或是对某一事项的具体指示,具有极强的政治与法律效力。
  3. 形式特点:通常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和传达,内容直接、明确,措辞庄重严谨。

造句

  1. 历史学者在研究明清历史时发现,许多重要的政策调整都是通过《朱批谕旨》的方式下达的。
  2. 在故宫博物院中展出的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就是一份清代皇帝的《朱批谕旨》,展示了当时的宫廷文化与统治方式。
  3. 那些有幸见到并妥善保存下来的《朱批谕旨》成为了研究古代政治运作的重要资料。
  4. 由于《朱批谕旨》体现了最高权威,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能够克服各种阻力,迅速落实政策意图。
  5. 这份《朱批谕旨》不仅内容丰富详尽,还附有皇帝亲笔手书的御玺印鉴,是研究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分词解释

zhū,shú

1 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 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3 姓。

1 用手掌打:~颊(打嘴巴)。2 刮:~凿。3 口头或用文字判定是非、优劣、可否:~准。~示。~复。~语。~阅。~判。眉~(写在书页天头上的批语)。4 大量:~购。~销。5 量词,用于大宗的货物或数量众多的事物:一~货物。6 棉麻等未捻成线、绳时的细缕:线~儿。

zhǐ

1 意义,目的:意~。要~。主~。言近~远。2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令。奉~。3 美味:~酒。甘~。~蓄(贮藏的美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