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的组词

革常见的组词有:革抉,革劝,革正,革兰氏阳性菌,革去,革饰,革路,革造,革命文学,革命委员会,革佃,革作,革心,革任,革风,革号,革新能手,革命创制,革世,革命英雄主义,革图易虑,革军,革皮,革典,革情,革拿,革化,革道,革笥,革鞔

词语 解释
革抉 gé/jí jué1.古代弓箭手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革为之,故称。
革劝 gé/jí quàn1.劝勉,规劝。
革正 gé/jí zhèng1.革除;纠正。 2.谓改革政令。正,通"政"。
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gé/jí lán shì/zhī yáng xìng jūn/jùn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呈紫色的细菌。细胞壁没有脂多糖成分,能与龙胆紫(或结晶紫)牢固结合。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破伤风杆菌。
革去 gé/jí qù1.革除;去除。
革饰 gé/jí shì1.谓用去毛的兽皮装饰。
革路 gé/jí lù1.亦作"革辂"。 2.五路之一。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兵车。覆之以革,无他饰,用于作战或巡视诸侯国土或四境。
革造 gé/jí zào1.改造。
命文学 革命文学 gé mìng wén xué本世纪20年代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作家倡导的一种文学主张。要求文学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努力为民主革命服务;要求作家把自己的文学活动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革命文学阵营内部曾就某些问题发生过争论,争论的结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并为左联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命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 gé/jí mìng wěi yuán huì/kuài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农政权机构。 2."文化大革命"中各行政区域以至各部门﹑各单位在"夺权"后成立的临时权力机构。1975年宪法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同时又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978年宪法沿用了革命委员会这一名称,但作了不同的规定:"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正《
革佃 gé/jí diàn/tián1.谓佃户退除佃田。
革作 gé/jí zuò1.重新建造。
革心 gé/jí xīn1.谓改正错误思想。
革任 gé/jí rèn/rén1.犹革职。
革风 gé/jí fēng1.谓改变风气。
革号 gé/jí hào/háo1.谓改换年号。
新能手 革新能手 gé/jí xīn néng/nài shǒu1. 在设想和制定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方面有非凡才能的人。
命创制 革命创制 gé mìng chuàng zhì指变革天命,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
革世 gé/jí shì1.犹革代。
命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 gé/jí mìng yīng xióng zhǔ yì通常指无产阶级的英雄主义。革命者为了革命利益和革命理想敢于斗争、不怕困难、勇于自我牺牲的思想和行为。与“个人英雄主义”相对。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故又称“群众英雄主义”。
图易虑 革图易虑 gé tú yì lǜ改变计谋策略。
革军 gé/jí jūn1.见"革命军"。
革皮 gé/jí pí1.加工后的兽皮。
革典 gé/jí diǎn1.变更法度。
革情 gé/jí qíng1.改变心意。
革拿 gé/jí ná1.革职拿问。
革化 gé/jí huà/huā1.改变。
革道 gé/jí dào1.指自然界与社会变革的规律。
革笥 gé/jí sì1.皮革制成的甲胄。
革鞔 gé/jí mán/mèn1.谓以兽皮覆饰车舆。古代大夫以上车舆,均以革皮饰之。

革的二字词语

退

革的三字词语

命党 命家

革的四字成语

命文学 新能手 命创制 图易虑 旧维新 命战争 刚则裂 出教门 斁刬浇 凡成圣 带移孔 风易俗 职留任 凡登圣 故立新 旧从新

其他字的组词

厂组词 ⼠组词 劝组词 勼组词 丘组词 㠯组词 圾组词 玫组词 晃组词 猜组词 蔚组词 膛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