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的拼音、解释、组词

颜勤礼碑的简介:

yán qín lǐ bēi
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代碑刻。公元779年镌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正书。原碑四面刻字,宋元间铭文一侧被磨去。书法苍劲沉雄,气势磅礴,为颜书晚年代表作。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颜真卿于大历十四年(西元779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建的神道碑。由其自撰自书,记述勤礼之曾孙、玄孙诸人事迹。此碑字横画细、竖画粗。结构端正而略长,浑厚遒劲。民国十一年始于长安出土,字口清晰,为学颜书之极佳范本。

《颜勤礼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一块石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旧称)郭杜镇。它以楷书书写,主要记载了颜真卿曾祖父颜勤礼的事迹及其家族历史。此碑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因其内容完整,是研究唐代书法、政治及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物。

详细解释

  • 作者: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
  • 风格特点:《颜勤礼碑》以其端庄稳重、大气磅礴的风格而著称。其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是典型的“颜体”代表作之一。
  • 历史意义:此碑不仅是书法艺术上的精品,也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及颜氏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造句

  1. 这个展览不仅展出了许多唐朝时期的陶俑,还特别引入了《颜勤礼碑》的临摹作品,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古代书写的魅力。
  2. 在学习中国书法时,老师要求我们临摹《颜勤礼碑》,以体会其独特的书写风格。
  3. 《颜勤礼碑》不仅是书法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也是学者们探讨唐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4. 博物馆中的《颜勤礼碑》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5. 尽管岁月流逝,《颜勤礼碑》上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见证了那些已经远去的时代。

分词解释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

qín

1 做事尽力,不偷懒:~劳。~快。~奋。~政(勤奋于政事)。~谨。~勉。~恳。克~克俭。2 经常:~密(频繁)。来往很~。3 上班,事务:~务。~杂。出~。后~。4 担心,忧虑:~恤(忧虑怜惜)。5 帮助:~王。6 姓。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