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骨柳筋的拼音、解释、组词

颜骨柳筋的简介:

yán gǔ liǔ jīn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笔力遒劲,故有颜骨柳筋之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此书颜骨柳筋,无一笔不合法。不可再易,就请写完罢了。亦作颜筋柳骨。

1.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笔力遒劲,故有「颜骨柳筋」之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此书颜骨柳筋,无一笔不合法。不可再易,就请写完罢了。」也作「颜筋柳骨」。

《颜骨柳筋》是古代文人对唐代两位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书法风格的一种高度评价,通常用来形容其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其中,“颜骨”指的是颜真卿书法中刚劲有力、厚重稳重的风格特点;“柳筋”则指代了柳公权书法线条清晰、挺拔俊秀的特点。

详细解释

  • 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并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四大楷书大家之一。他的字结构严谨,气势磅礴,被誉为“颜体”。《颜骨》一词形容其作品中那种浑厚有力、稳健端庄的特点。
  • 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颜骨柳筋”中的“柳筋”是指其书法风格的另一特色,即线条清晰挺拔,结构严谨,字形瘦长。《柳筋》形容了他的作品在笔力、气势上所体现出的一种精巧与灵动。

造句

  1. 现代艺术评论家对颜真卿和柳公权两位书法家的评价极高,认为他们分别代表了“颜骨”和“柳筋”,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不同美。
  2. 观赏唐代书法时,人们常常被颜真卿的浑厚有力、柳公权的挺拔俊秀所吸引,赞叹于《颜骨柳筋》的独特魅力。
  3. 此次展览汇集了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不乏代表“颜骨柳筋”的经典之作,令人叹为观止。
  4. 在书法教学中,老师总是强调要学习“颜骨柳筋”,以培养学生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对线条的敏感度。
  5. 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时,我们经常会提到“颜骨柳筋”这一说法,以此来概括两位大师各自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其对中国书法历史的影响。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颜骨柳筋”的概念,还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价值和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liǔ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 姓。

jīn

1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2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3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4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