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筋柳骨的拼音、解释、组词

颜筋柳骨的简介:

yán jīn liǔ gǔ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笔力遒劲,故称为颜筋柳骨。宋˙陆游˙唐希雅雪鹊诗: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亦作颜骨柳筋。

1.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笔力遒劲,故称为「颜筋柳骨」。宋.陆游〈唐希雅雪鹊〉诗:「我评此画如奇书,颜筋柳骨追欧虞。」也作「颜骨柳筋」。

《颜筋柳骨》是一条中国古代书法用语,用来形容唐代两位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此典故不仅展现了对二人作品风格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他们在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详细解释

  •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臣,是中国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楷书结构严谨、气势雄浑,笔力刚劲有力,给人以“筋”的感觉。“颜筋”特指其书法中所展现出的力量感和筋骨美。

  •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结构严谨、线条流畅而富有变化,“柳骨”则形容他书法中的灵动与飘逸。

“颜筋柳骨”的说法源自于宋人姜夔的《续书谱》中:“颜公如方,柳公如圆。”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颜真卿和柳公权在书法风格上的显著差异。前者以刚健为主,后者则更加注重流畅与变化。这种不同特点构成了唐代楷书艺术中的两大流派。

造句

  1. 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各有千秋,“颜筋柳骨”正是他们各自特色的生动写照。
  2. 在书法展览上,我被两幅作品深深吸引:一幅线条刚劲有力,如颜真卿之“筋”,另一幅则流畅自然,仿佛柳公权的“柳骨”。
  3.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作品分别以不同的风格呈现,在书法爱好者中广受欢迎,展现了“颜筋柳骨”的独特魅力。
  4. 为了学习楷书精髓,小王特意选择了临摹《多宝塔碑》(颜真卿代表作)和《玄秘塔碑》(柳公权代表作),以此来领悟“颜筋柳骨”之美。
  5. 古人云:“观其字如见其人。”而通过“颜筋柳骨”,我们仿佛能穿越千年时光,感受到两位大师的书法魅力。

分词解释

yán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2 色彩:~料。五~六色。3 姓。

jīn

1 肌肉的俗称:~力。~肉。~疲力尽。2 肌腱或附着在骨头上的韧带:~骨。~道(“道”读轻声)。蹄~。3 可见的皮下静脉的俗称:~络。~脉。青~暴露。4 像筋的东西:钢~。橡皮~儿。

liǔ

1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条。~絮。~暗花明。2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3 姓。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