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的组词
湘常见的组词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湘水,湘吴,湘君,湘竹,湘燕,湘妃椅,湘月,湘芸,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乡派,湘瑟,湘潭市,湘绣,湘汉,湘桂铁路,湘鱼,湘灵,湘江,湘女庙,湘行散记,湘波仙子,湘裙,湘帘,湘弦,湘剧,湘黔铁路,湘文,湘勇,湘山祠
词语 | 解释 |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xiāng è gàn gé mìng gēn jù dì又称“湘鄂赣苏区”。在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31年成立中共湘鄂赣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湘鄂赣军区成立,红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一万六千人。1933年9月起,根据地在国民党军的反覆围攻下遭受严重损失,至1934年8月,大部被占领。剩下的少数红军和游击队在当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
湘水 | 湘水 xiāng shuǐ1.即湘江。 |
湘吴 | 湘吴 xiāng wú1.湘水与吴兴的并称。 |
湘君 | 湘君 xiāng jūn《楚辞·九歌》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湘君为湘水之神,此篇为祭祀湘君之歌。 |
湘竹 | 湘竹 xiāng zhú1.即湘妃竹。 2.借指竹席。 |
湘燕 | 湘燕 xiāng yàn/yān1.湖南零陵山上燕状之石。相传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 |
湘妃椅 | 湘妃椅 xiāng fēi/pèi yǐ/yī1.湘妃竹制的椅子。 |
湘月 | 湘月 xiāng yuè1.词牌名。即《念奴娇》。宋姜夔有《湘月》词。自注:"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 |
湘芸 | 湘芸 xiāng yún1.湘地所产的香草。芸,香草名,有强烈气味,可驱除书中蠧鱼。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xiāng è xī gé/jí mìng gēn jù/jú dì/de又称“湘鄂西苏区”。在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 |
湘乡派 | 湘乡派 xiāng xiāng pài1.清曾国藩的文章自成一派,因曾是湖南省湘乡人,故称"湘乡派"。是桐城派的别支。 |
湘瑟 | 湘瑟 xiāng sè1.湘妃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
湘潭市 | 湘潭市 xiāng tán shì在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湘黔铁路线上。1950年设市。人口63.4万(1995年)。为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著名的湘潭电机厂。名胜古迹有雨湖公园、关圣殿、鲁班殿、文庙、昭山寺等。 |
湘绣 | 湘绣 xiāng xiù指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于清代后期形成独特体系。主要特点是作风写实,多用施针,刻画物体形象的真实感较强。传统题材以狮虎猛兽最具特色。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
湘汉 | 湘汉 xiāng hàn1.湘水与汉水的并称。 |
湘桂铁路 | 湘桂铁路 xiāng guì tiě lù从湖南衡阳到广西友谊关,与越南铁路相连。途经桂林、柳州、南宁等地。长1013千米。1955年全线通车(来宾以北段1941年筑成)。柳州至黎塘段已建成复线。为中国华南地区重要铁路干线。 |
湘鱼 | 湘鱼 xiāng yú1.烹鱼。《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姜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诗母喜食鱼﹐舍侧忽有涌泉﹐每旦辄出双鲤鱼﹐姜妻常烹煮以供母食。后以"湘鱼"为孝妇事亲之典。 |
湘灵 | 湘灵 xiāng líng1.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洪兴祖补注:"此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一说﹐为舜妃﹐即湘夫人。 |
湘江 | 湘江 xiāng jiāng长江中游支流,属洞庭湖水系。源于广西东北部海洋山西麓,经湖南南部和东部,向北注入洞庭湖。长856千米。流量丰富,在长江流域中仅次于岷江。湖南省最大河流,重要的内河航运干线。 |
湘女庙 | 湘女庙 xiāng nǚ/rǔ miào1.即湘山祠。 |
湘行散记 | 湘行散记 xiāng xíng/háng sàn/sǎn jì散文集。沈从文作。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
湘波仙子 | 湘波仙子 xiāng bō xiān zǐ1.即湘妃。 |
湘裙 | 湘裙 xiāng qún1.湘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
湘帘 | 湘帘 xiāng lián1.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
湘弦 | 湘弦 xiāng xián1.即湘瑟。 |
湘剧 | 湘剧 xiāng j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中部、东部和江西西部。曾名“长沙湘戏”。是兼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高腔源于弋阳腔,明中叶已在长沙流行;后昆腔、弹腔等传入。剧目有《拜月记》、《追鱼记》、《琵琶上路》等约一千一百种。 |
湘黔铁路 | 湘黔铁路 xiāng qián tiě lù从湖南株洲经湘潭到贵州贵阳。其中贵定至贵阳段长76千米,与黔桂线合一,1958年筑成。株洲至贵定段长821千米,1972年筑成。是连接中国华中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与贵昆和浙赣、沪杭等线组成长江以南东西交通大动脉。 |
湘文 | 湘文 xiāng wén1.湘地丝织品的花纹。 2.湘竹的花纹。 |
湘勇 | 湘勇 xiāng yǒng1.即湘军。参见"湘军"。 |
湘山祠 | 湘山祠 xiāng shān cí1.供奉湘水神的庙宇。在洞庭湖君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