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组词
总常见的组词有:总温,总持,总撒,总和,总督,总结,总总林林,总録,总帅,总相,总归,总领,总角,总览,总理衙门,总工会,总括,总要,总后方,总管,总饶,总动员,总历,总宪,总己,总名,总悬浮颗粒物,总政,总角之交,总校
词语 | 解释 |
---|---|
总温 | 总温 zǒng wēn1.可压缩流体在等熵流动中其驻点所能达到的温度。2.假想气流在绝热滞止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温度。 |
总持 | 总持 zǒng chí1.佛教语。梵语陀罗尼的意译。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具备众德。亦指咒语。 2.总地掌握。 |
总撒 | 总撒 zǒng sā/sǎ1.犹总结;总计。 |
总和 | 总和 zǒng hé/hè/huó/huò/hú全部加在一起的数量或内容: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量已达到去年全年产量的总和。 |
总督 | 总督 zǒng dū①总管监督:总督军务|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廓,三十有六。②官名。1469年明代专设两广总督,后渐成定制。清代起正式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辖一省或两三省。另设专管某一事务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③宗主国派往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也称总督。 |
总结 | 总结 zǒng jié/jiē1.总地归结。 2.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3.指概括出来的结论。 |
总总林林 | 总总林林 zǒng zǒng lín lín形容众多。 |
总録 | 总録 zǒng lù1.犹统领。 |
总帅 | 总帅 zǒng shuài1.犹统率。 2.犹统帅。 |
总相 | 总相 zǒng xiāng/xiàng1.佛教语。犹共相。对"别相"而言。 |
总归 | 总归 zǒng guī副词。终究;毕竟:只要肯学,总归学得会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事实总归是事实。 |
总领 | 总领 zǒng lǐng1.统领;统管。 2.汉代光禄勋的别称。 |
总角 | 总角 zǒng jiǎo/jué古时未成年的人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借指童年:把帽子除下,丢在路旁,油光光露个总角儿|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
总览 | 总览 zǒng lǎn1.见"总揽"。 2.犹综观。 |
总理衙门 | 总理衙门 zǒng lǐ yá mén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初清政府为办理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由恭亲王奕?主持。主要职责是:办理外交事宜,兼管通商、海关、海防、制造、路矿、学校等项事务。实际上成为清政府的“内阁”。1901年改组为外交部。 |
总工会 | 总工会 zǒng gōng huì1.由工人组成的社团或组织的总的联合会。 |
总括 | 总括 zǒng kuò/guā1.汇聚;包括。 2.犹概括。 |
总要 | 总要 zǒng yào/yāo1.统领;总括。 2.谓总揽政事。 3.总归要。 |
总后方 | 总后方 zǒng hòu fāng1.对前方所有军区而言,指指挥整个战争的领导机关所在的后方。 |
总管 | 总管 zǒng guǎn武官名。汉末南北朝以都督统州之军事,并总揽或与刺史治州之政事。北周始改此称。隋代至唐代初在各州设总管,边镇和大州设大总管,均系地方军政长官,后又恢复都督称,但统兵出征之将帅仍为总管。北宋时总管仍系地方军政长官,分别由节度使、知府、知州兼任。辽金元时总管兼管军民。清代时在东三省、新疆及围场设总管,为率军驻防之长官。 |
总饶 | 总饶 zǒng ráo1.任凭;尽管。 |
总动员 | 总动员 zǒng dòng yuán1.国家把全部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并统一调度﹑指挥﹑管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使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服从战争需要的紧急措施。亦借指为完成某项重要事务而动员全部力量。 |
总历 | 总历 zǒng lì1.总簿册。 |
总宪 | 总宪 zǒng xiàn1.明清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御史台古称宪台,故称。 |
总己 | 总己 zǒng jǐ1.谓总摄己职。 2.谓总揽大权。 |
总名 | 总名 zǒng míng1.总的名称。 |
总悬浮颗粒物 | 总悬浮颗粒物 zǒng xuán fú kē lì wù指悬浮在大气中不易沉降的所有的颗粒物,包括各种固体微粒、液体微粒等,直径通常在0.1—100微米之间。 |
总政 | 总政 zǒng zhèng1.犹言行政长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简称。 |
总角之交 | 总角之交 zǒng jiǎo zhī jiāo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
总校 | 总校 zǒng xiào/jiào1.学校的总部。相对于"分校"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