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制的简介:

zǒng zhì
1.总聚其制度。 2.官名,即总督。明武宗尝自称"总督军务",臣下避之,乃改总督为总制。明世宗嘉靖十九年避"制"字,又改总制为总督。参阅《明史.武宗纪》及《职官志二》。 3.任总督官职。 4.犹统率。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总制”一词通常用来描述某一地区的最高军事或行政长官,或者特指某个重要事务的全面主管。其字面含义可以拆解为“总”意即总的、全部的;“制”指的是制度、治理或管理。因此,在古代文献中,“总制”往往指向某一方或某一领域的统治者、领导者。

详细解释

  • 历史与背景:“总制”在清朝时期常用来指称督抚等地方最高长官。
  • 职责范围:这类官员通常负责一省或一定区域内的全面治理,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事务的管理。
  • 权力性质:在当时的政治结构中,“总制”的地位仅次于中央政府的高层管理者。

造句

  1. 清朝末年,张之洞被任命为湖广总督,总制一地的政事。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各地的总制纷纷开始加强军事训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外敌入侵。
  3. 李大人此次受命为东北边疆总制,肩负着维护边防安全的重大责任。
  4. 唐朝时期设有节度使一职,类似于现代的总制角色,在地方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军政管理权。
  5. 这次改革旨在加强中央对各地方政府的控制力度,减少各地总制的独立性。

以上是关于“总制”这一词语的详细解释及其使用示例。需要注意的是,“总制”在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在研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时则显得尤为重要。

分词解释

zǒng

1 聚合,聚在一起:~之。~数。~体。~结。汇~。2 概括全部,主要的:~纲。~则。3 为首的,最高的:~司令。~裁。~经理。~统。4 束系,束头发:~角(jiǎo )。5 经常,一直:~是这样。6 一定,无论如何:~归。“万紫千红~是春”。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