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总章的简介:
zǒng zhāng
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总成万物而章明之之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郑玄注:"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高诱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宋范仲淹《明堂赋》:"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说为明堂之别称。 2.乐官名。 3.古宫观名。三国魏明帝青龙三年建造。
1.古代天子明堂之西向室。取西方总成万物而章明之之意。《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天子居总章左个。"郑玄注:"总章左个,大寝西堂南偏。"《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高诱注:"总章,西向堂也。西方总成万物,章明之也,故曰总章。左个,南头室也。"宋范仲淹《明堂赋》:"堂并包于五室,室辨正于五方,左青阳而右总章,面明堂而背北堂。"一说为明堂之别称。 2.乐官名。 3.古宫观名。三国魏明帝青龙三年建造。
- AI解释
词语“总章”出自中国古代文献,特指汉代的一种乐舞或礼制名称。在古代,“总章”指的是汉代皇帝祭祀天地时所使用的音乐与舞蹈形式之一,它体现了当时皇家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礼仪制度。
详细解释
- 起源背景:“总章”作为礼乐的一部分,源于汉代的宫廷文化,反映了汉朝时期对于礼仪制度的高度重视。
- 内容特点:总章不仅是一种音乐表演,更是一种带有仪式性质的舞蹈。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庄重而华丽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对天地神明的敬仰之情。
- 历史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总章”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研究汉代礼乐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造句
- 汉武帝在太初年间重修了“总章”,以示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 “总章”的音乐节奏独特,在古代宫廷中备受推崇,成为礼仪文化中的亮点之一。
- 这件古董乐器曾是汉代举行“总章”仪式时所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 通过重现“总章”,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风采和精致。
- 在《诗经》中提到的“总章”,不仅是一种乐舞形式,也是古代先民对自然敬畏之情的体现。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