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的组词

毡常见的组词有:毡房,毡庐,毡席,毡案,毡布,毡炉会,毡车,毡褐,毡乡,毡子,毡包,毡帘,毡帐,毡幄,毡裘,毡笠,毡毼,毡幕,毡屋,毡炉,毡堂,毡褥,毡毹,毡城,毡针,毡上拖毛,毡袜,毡雪,毡韦,毡巾

词语 解释
毡房 zhān fáng1.即毡帐。
毡庐 zhān lú1.即毡帐。 2.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
毡席 zhān xí1.毡制的铺垫用具。
毡案 zhān àn1.铺有毡的坐榻。
毡布 zhān bù1.指毛织成的布。
炉会 毡炉会 zhān lú huì/kuài1.宋代每年十月初一﹐游士在庐山白鹿洞举行的一种酒会。
毡车 zhān chē/jú1.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毡褐 zhān hè1.见"毡毼"。
毡乡 zhān xiāng1.指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居的地区。因其以毡帐为居室﹐故称。
毡子 zhān zǐ1.即毡。多指用于铺垫的块片毡。
毡包 zhān bāo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2.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毡帘 zhān lián1.毡制的帘子。
毡帐 zhān zhàng1.毡制的帐篷。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为居室。 2.毡制帷幔。
毡幄 zhān wò1.即毡帐。 2.匈奴族以毡制的篷帐为居室﹐因用以借指匈奴王廷。
毡裘 zhān qiú1.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以皮毛制成的衣服。 2.借指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或其君长。 3.泛指异族。
毡笠 zhān lì1.毡制的笠帽。
毡毼 zhān hé1.亦作"毡?"。亦作"毡?"。 2.用动物毛织成的布。 3.指用此毛布所制之衣。
毡幕 zhān mù1.即毡帐。
毡屋 zhān wū1.即毡帐。
毡炉 zhān lú1.北方用以取暖的一种火炉。
毡堂 zhān táng1.指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君主接见使者的大毡帐。
毡褥 zhān rù1.毡制的褥垫。
毡毹 zhān shū1.即毡毯。
毡城 zhān chéng1.古代匈奴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毡针 zhān zhēn1.比喻隐藏在内的尖刺。语本《晋书.杜锡传》:"﹝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上拖毛 毡上拖毛 zhān shàng tuō máo氈为毛制,在氈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毡袜 zhān wà1.毡制的袜子。
毡雪 zhān xuě1.西汉苏武出使匈奴﹑匈奴胁迫苏武投降﹐不从﹐幽囚于空窖中﹐绝其饮食。天降雨雪﹐苏武以雪与旃(毡)毛并咽之﹐艰难备尝﹐终不肯屈。事见《汉书.苏武传》。后用为坚贞不屈之典。
毡韦 zhān wéi1.指毛毡和皮革做的衣服。
毡巾 zhān jīn1.男子用的毡制的头巾。

毡的二字词语

毡的三字词语

炉会

毡的四字成语

上拖毛

其他字的组词

没组词 芹组词 伺组词 修组词 歪组词 哆组词 称组词 素组词 唉组词 恋组词 毙组词 港组词 躘组词 鷢组词 鷶组词 䪉组词 豔组词 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