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的组词

洛常见的组词有:洛可可艺术,洛蜀,洛阳伽蓝记,洛涘,洛川会议,洛阳铲,洛阳才,洛妃,洛学,洛阳苑,洛如花,洛叉,洛师,洛泽,洛英,洛阳花,洛滨笙,洛京,洛宴,洛伦兹力,洛书,洛克,洛派,洛水,洛杉矶时报,洛生咏,洛迦诺会议,洛川,洛桥,洛夫(1928- )

词语 解释
可可艺术 洛可可艺术 luò kě kě yì shù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贝壳形。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在工艺美术、绘画、建筑等方面尤为明显。以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为其特征。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中国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绘画方面,以法国画家布歇·弗拉戈纳尔等人为代表。建筑方面,以法国巴黎苏比斯府为代表。
洛蜀 luò shǔ1.指洛党和蜀党。为宋哲宗时元佑三党中的两党(另一党叫朔党)。
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luò yáng qié/jiā/gā lán jì历史地理著作。北魏杨之作。五卷。记洛阳佛寺园林兴废沿革,涉及大量历史事实,包括北魏政治兴衰及文人轶闻。文笔清丽秀逸,以散文为主,杂以骈俪。
洛涘 luò sì1.洛水边。
川会议 洛川会议 luò chuān huì yì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这次会议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以及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可靠的政治思想基础。
阳铲 洛阳铲 luò yáng chǎn1.一名探铲。用以探查地下古物。根据铲头所带的泥土,可以推断地下堆积的情况。该铲为旧时洛阳盗墓者所造,故名。现为考古工作者常用的一种工具。
阳才 洛阳才 luò yáng cái1.洛阳才子的简称。 2.汉洛阳贾谊年少敢言,朝廷公卿如绛灌之属尽害之,终遭贬谪为长沙王太傅。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因以"洛阳才"比喻遭贬谪﹑流放之才人。
洛妃 luò fēi/pèi1.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宓妃。
洛学 luò xué1.指宋儒程颢﹑程颐的学说。因其是洛阳人,故名。
阳苑 洛阳苑 luò yáng yuàn1.指隋唐时洛阳之内苑。因在宫城之西,故称西苑。又名芳华苑﹑禁苑。周围一百二十六里,西至孝水,北背邙阜,南拒非山。中有翠微宫﹑积翠池等。
如花 洛如花 luò rú huā1.树名。
洛叉 luò chā/chá/chǎ1.梵语。数词。十万。一说为万。
洛师 luò shī1.洛京。师,京师。
洛泽 luò zé/shì1.冰冻貌。
洛英 luò yīng1.洛阳耆英。
阳花 洛阳花 luò yáng huā1.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牡丹最盛,故称。 2.即石竹花。
滨笙 洛滨笙 luò bīn shēng1.亦作"洛宾笙"。 2.语出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借指仙人吹笙声。
洛京 luò jīng1.即洛阳。因其是著名古都,故称。
洛宴 luò yàn1.指周公卜都洛邑,因流水以泛酒之事。
伦兹力 洛伦兹力 luò lún zī/cí lì电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中学物理中是指磁场部分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其大小与电荷电量q、磁感应强度b、电荷运动速度v及b、v两者间夹角θ的正弦成正比,即f=qvbsinθ;方向始终垂直于v、b决定的平面。它只能改变电荷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其速率,所以洛伦兹力不对电荷做功。
洛书 luò shū1.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洛克 luò kè(johnlocke,1632-1704)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贸易和殖民事务大臣。论证了知识起源于感觉的学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一块白板,后天获得的经验是认识的泉源,以此反对天赋观念说。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力论》等。
洛派 luò pài1.宋儒程颢程颐兄弟是洛阳人,后人便称其学派为洛派。
洛水 luò shuǐ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2.古水名。一名北洛水。即今陕西省北洛河。 3.古水名。即雒水。今四川省沱江诸源之一。 4.古水名。一名洛涧。即今安徽省洛河。
杉矶时报 洛杉矶时报 luò shān/shā jī shí bào美国报纸。日报。1881年12月创刊。为美国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生咏 洛生咏 luò shēng yǒng1.指洛下书生的讽咏声,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迦诺会议 洛迦诺会议 luò jiā nuò huì/kuài yì1925年在瑞士洛迦诺召开的国际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七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内容包括: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持《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德法、德比之间的领土现状;德国与比、波、法、捷分别签订条约,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法国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互助条约。
洛川 luò chuān1.洛水。即今河南省洛河。
洛桥 luò qiáo1.指洛阳市天津桥。桥在洛水上,故亦称"洛桥"。
夫(1928- ) 洛夫(1928- ) luò fū/fú (1928- )诗人。湖南衡阳人。1948年入湖南大学学习。1949年去台湾。参与创办诗刊《创世纪》,后任总编辑。曾入海军服役。后任教于东吴大学。著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散文集《一朵午荷》,诗论《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洛的二字词语

洛的三字词语

阳铲 阳才 阳苑 如花 阳花 滨笙 生咏 杉矶 阳市 阳田 神珠 阳桥 阳生 宾笙 口仓 阳社

洛的四字成语

川会议 伦兹力 阳才子 阳纸贵

其他字的组词

人组词 女组词 夰组词 扮组词 诊组词 杉组词 屈组词 矾组词 钥组词 闻组词 破组词 营组词 像组词 滓组词 聪组词 橱组词 糜组词 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