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组词
铅常见的组词有:铅笔,铅刀为铦,铅钱,铅玻璃,铅山,铅钝,铅泪,铅鼎,铅部,铅垂线,铅幕,铅印,铅直,铅霜,铅泽,铅铁,铅铦,铅擿,铅桶,铅虎,铅白,铅字,铅筑,铅丝,铅粒,铅椠,铅刀一割,铅刀驽马,铅母,铅焊
词语 | 解释 |
---|---|
铅笔 | 铅笔 qiān/yán bǐ1.指蘸铅粉涂改错字之笔。 2.用石墨或加颜料的黏土做笔芯的笔。 |
铅刀为铦 | 铅刀为铦 qiān dāo wéi xiān铦:锋利。把铅制的刀看作十分锋利。比喻没有眼光,把庸人当人才。 |
铅钱 | 铅钱 qiān qián1.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 |
铅玻璃 | 铅玻璃 qiān/yán bō lí1.光学玻璃的一种。用二氧化硅﹑碳酸钾﹑四氧化三铅等原料制成﹐质较软﹐易熔﹐折光性大。亦名火石玻璃﹑结晶玻璃。 |
铅山 | 铅山 qiān/yán shān1.山名。在江西省铅山县西南。旧名桂阳山﹐又名杨梅山。唐﹑五代时产铅﹐故改称"铅山"。 |
铅钝 | 铅钝 qiān/yán dùn1.亦作"鉛钝"。 2.铅刀﹐钝刀。比喻愚鲁的资质。 |
铅泪 | 铅泪 qiān/yán lèi1.晶莹凝聚的眼泪。语本唐李贺《金洞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
铅鼎 | 铅鼎 qiān/yán dǐng1.炼丹炉。铅为道家炼丹的主要原料﹐故名。亦借指道家修炼之事。 |
铅部 | 铅部 qiān/yán bù1.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
铅垂线 | 铅垂线 qiān/yán chuí xiàn1.把铅锤或其他重锤悬挂于细线上﹐使它自由下垂﹐沿下垂方向的直线叫做"铅垂线"。铅垂线水平面相垂直。 |
铅幕 | 铅幕 qiān/yán mù1.比喻重而厚的隔绝。 |
铅印 | 铅印 qiān/yán yìn1.用铅字排版印刷。大量印刷时﹐排版后则制成纸型﹐再浇制成铅版进行印刷。 |
铅直 | 铅直 qiān/yán zhí1.与水平面垂直的。参见"铅垂线"。 |
铅霜 | 铅霜 qiān/yán shuāng1.化妆用的铅粉。 2.药名。可黑须发。 |
铅泽 | 铅泽 qiān/yán zé/shì1.指光润的铅粉。 |
铅铁 | 铅铁 qiān/yán tiě1.铅和铁。 2.镀锌铁的通称。 |
铅铦 | 铅铦 qiān/yán xiān/kuò/tiǎn/guā1.犹铅刀。 |
铅擿 | 铅擿 qiān/yán tī/zhì/zhāi1.以铅粉校改书籍中的谬误。指校勘之事。 |
铅桶 | 铅桶 qiān/yán tǒng1.用镀锌铁皮做的可拎的圆桶。 |
铅虎 | 铅虎 qiān/yán hǔ1.铅汞。炼丹家以为﹕龙从火里出﹐虎向水边生。以五行属水之汞为虎之魄﹐属火之铅为龙之魂﹐故铅汞亦称"铅虎"。亦指代人之精神。 |
铅白 | 铅白 qiān/yán bái1.铅粉。详"铅粉"。 |
铅字 | 铅字 qiān/yán zì1.用铅﹑锑﹑锡合金铸成的印刷或打字用的活字。 |
铅筑 | 铅筑 qiān/yán zhù/zhú1.即筑。古击弦乐器﹐其声激越凝重。战国末燕人高渐离擅长击筑﹐曾在筑内暗藏铅块扑击秦始皇。 |
铅丝 | 铅丝 qiān/yán sī1.镀锌的铁丝。不易生锈。颜色像铅﹐故名。 |
铅粒 | 铅粒 qiān/yán lì1.指铅字。 |
铅椠 | 铅椠 qiān/yán qiàn1.古人书写文字的工具。铅﹐铅粉笔﹔椠﹐木板片。语出《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 2.指写作﹐校勘。 3.指文章﹐典籍。 |
铅刀一割 | 铅刀一割 qiān dāo yī gē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
铅刀驽马 | 铅刀驽马 qiān dāo nú mǎ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卑微。 |
铅母 | 铅母 qiān/yán mǔ1.指银。 |
铅焊 | 铅焊 qiān/yán hàn1. 一种用熔融的铅焊接的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