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的组词
杂常见的组词有:杂卖场,杂玩,杂菜,杂体诗,杂史,杂览,杂不剌,杂次,杂拌儿,杂支,杂纪,杂用,杂纂,杂经,杂货店,杂沓而至,杂家,杂议,杂泛差徭,杂累,杂乱,杂税,杂七碎八,杂识,杂采,杂班,杂志,杂面,杂凑,杂鞫
词语 | 解释 |
---|---|
杂卖场 | 杂卖场 zá mài cháng/chǎng1.宋代处理剩馀物资的官署。 |
杂玩 | 杂玩 zá wán1.各种珍玩。 |
杂菜 | 杂菜 zá cài1.指杂草。 |
杂体诗 | 杂体诗 zá tǐ/tī/bèn shī1.古典诗歌正式体裁外之各种诗体。多从字形﹑句法﹑声律或押韵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体等。不少为汉﹑魏﹑六朝时文人所创制。 |
杂史 | 杂史 zá shǐ1.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
杂览 | 杂览 zá lǎn1.封建社会指儒家经典以外的著作。 |
杂不剌 | 杂不剌 zá bù là/lá1.犹言乱七八糟。 |
杂次 | 杂次 zá cì1.错杂编排。 |
杂拌儿 | 杂拌儿 zá bàn/pàn ér/er1.多种类相杂混合的食品。如:杂拌儿糖。2.比喻各种杂事的集萃。如:杂拌儿趣闻。 |
杂支 | 杂支 zá zhī1.正项之外的零碎开支。 |
杂纪 | 杂纪 zá jì/jǐ1.见"杂记"。 |
杂用 | 杂用 zá yòng1.间杂使用。 2.杂项开支。 3.谓差遣从事非主要工作。 |
杂纂 | 杂纂 zá zuǎn1.各类琐杂事物的辑述。唐李商隐有《杂纂》一卷。 2.汇集和编纂。 |
杂经 | 杂经 zá jīng1.隋智果所分佛经三大类别中之一类。 |
杂货店 | 杂货店 zá huò diàn1. 出售杂货的商店。 |
杂沓而至 | 杂沓而至 zá tà ér zhì杂沓:杂乱。指从四面纷纷而来。 |
杂家 | 杂家 zá jiā/gū/jie1.战国末至汉初折衷和糅合各派学说的学派﹐为九流之一。亦指此派学者。代表著作有《吕氏春秋》和《淮南子》。 2.古典目录学中的一个类别。 3.指知识广博﹐对多种学科均有一定研究并能融会贯通的人才。相对于学科专家而言。 |
杂议 | 杂议 zá yì1.集议﹔共同评议。 |
杂泛差徭 | 杂泛差徭 zá fàn chà/chā/chāi/cī yáo1.见"杂泛差役"。 |
杂累 | 杂累 zá léi/lěi/lèi1.谓成熟。《淮南子.俶真训》﹕"古之真人﹐立于天地之本﹐中至优游﹐抱德炀和﹐而万物杂累焉。"高诱注﹕"抱其志德而炙于和气﹐故万物杂累﹐言成熟也。"一说﹐"杂累"当作"炊累"﹐犹动升。刘文典集解引孙诒让曰﹕"杂累﹐无成熟之义。杂﹐疑当作炊。《庄子.在宥篇》云﹕'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释文》云﹕'炊本作吹。同。'司马云﹕'炊累﹐犹动升也。'……《淮南书》似即本彼文﹐高训为成熟﹐则与司马﹑郭义异耳。" |
杂乱 | 杂乱 zá luàn1.多而乱﹔无秩序﹑条理。 2.指使之杂乱。 |
杂税 | 杂税 zá shuì1.正税以外的各种税捐。 |
杂七碎八 | 杂七碎八 zá qī suì bā形容十分混杂。 |
杂识 | 杂识 zá shí/zhì1.犹杂念。 |
杂采 | 杂采 zá cǎi/cài1.指各色丝织品。 2.广泛采集。 |
杂班 | 杂班 zá bān1.即杂扮。 2.非正途出身的官吏﹔杂职官吏。 |
杂志 | 杂志 zá zhì有固定刊名,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用卷、期、号或年、月为序编号出版。定期出版的又叫“期刊”。 |
杂面 | 杂面 zá miàn1.用绿豆﹑小豆等粉制成的面条。 |
杂凑 | 杂凑 zá còu1.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凑合在一起。 |
杂鞫 | 杂鞫 zá jú1.会同审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