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拼音、解释、组词

洛阳纸贵的简介:

luò yáng zhǐ guì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由于左思的〈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因而洛阳为之纸贵。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左思》。后用「洛阳纸贵」形容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都城纸贵」

2. 《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左思》(左思)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1>,会妹芬入宫2>,移家京师,乃诣3>著作郎4>张载5>访岷邛之事6>。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7>皆著8>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9>。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司空10>张华11>见而叹曰:「班张之流12>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13>为之纸贵。 〔注解〕 (1) 欲赋三都:指作〈三都赋〉,该赋内容描写三国时代魏都城邺城、蜀都城成都、吴都城建业的富庶壮丽。 (2) 会妹芬入宫:正好左思的妹妹左芬被选入宫。会,适、值。芬,人名,指左芬,左思之妹,西晋人,生卒年不详,长相丑陋,然擅于文词,被武帝选入宫中,以才德见称,后为贵嫔。 (3) 诣:音|ˋ,拜访、进见上级或长辈。 (4) 著作郎:职官名。三国魏明帝时设置,隶属中书省,掌理修撰国史;晋时改隶秘书省,称大著作。 (5) 张载:字孟阳,晋安平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文学家,官至中书侍郎。性闲雅,博学能文,有诗文多篇行世。 (6) 访岷邛之事:请教关于三国蜀都地区的风土民情。岷邛,指岷山、邛崃山,地约在今四川省。邛,音ㄑㄩㄥˊ。 (7) 门庭藩溷:大门、厅堂、篱笆和厕所,泛指家中各个地方。藩,篱笆。溷,音ㄏㄨㄣˋ,厕所。 (8) 著:音ㄓㄨㄛˊ,放置。 (9) 秘书郎:晋代官制,负责掌管图书经籍。 (10) 司空:职官名。周时有冬官大司空,为六卿之一,掌水土营建之事。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汉初沿置,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多有更名,或称御史大夫,或称司空,至明始废。 (11) 张华:西元232∼300,字茂先,西晋方城人。学业优博,辞藻温丽,图纬方伎之书,无不详览,伐吴有功,封广武侯,长于政事,时人许之为「郑国子产」。后为赵王伦所害,著有《博物志》。 (12) 班张之流:和班固、张衡同样的一流作品。班固著〈两都赋〉,张衡著〈二京赋〉,均描写长安和洛阳的繁荣富庶。 (13) 洛阳:西晋首都,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盆地内。

3. 西晋的大文学家左思,是一个相貌木讷、口齿不清的人,因此没有什么朋友,尽管文笔出众,也不被当时的人们所重视。左思对于写作文章十分用心,他曾经花了一年的时间写成〈齐都赋〉,描写齐国首都临淄的风光。接著他又想写一篇关于三国时代魏、蜀、吴都城的文章,即〈三都赋〉。这时左思的妹妺左芬正好被选入宫,左思就藉这个机会搬到人文荟萃的京师洛阳居住。因为左思从未去过蜀国的成都,所以他就去拜访当时的大文人张载,请教有关成都的风土民情。为了写成〈三都赋〉,左思花了十年的时间构思,他的家中到处挂著纸笔,连厕所和篱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灵感,他便立刻提笔写下。在创作的过程中,左思又觉得自己的学问不足,便向朝廷请求担任掌管图书的秘书郎一职,以便翻阅各种书籍,作为写作的材料。后来〈三都赋〉完成,却并未得到时人的重视。左思认为自己的文笔并不比班固、张衡差,恐怕是当时的人不喜欢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听说皇甫谧是位著名的学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请教。皇甫谧看了〈三都赋〉之后非常欣赏,并为左思写了一篇序。后来张载为魏都的部分作注,刘逵也为蜀都、吴都两部分作注,卫权又写了略解。连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张华,都对左思的〈三都赋〉大加赞赏,认为左思的成就不输给班固、张衡等大文人。由于这些文人学者的推荐,左思的这篇杰作便很快地在京城洛阳流传开来,人们竞相抄录,以致洛阳的纸价上涨。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洛阳纸贵」,用来形容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 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典出《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左思传》。【例】那本描写政治人物心路历程的书甫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

1. 晋代左思写成〈三都赋〉后,时人竞相传写,使洛阳的纸价上涨而昂贵。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左思传》。后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埙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著江湖气。」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个著名典故,用来形容某一事物(通常是书籍、文章等)非常受人欢迎和重视,以至于市面上这种东西的需求量大增,导致价格上涨或销售火爆。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

详细解释: 据《晋书·文苑传》记载,左思是一个少有才华却长期默默无闻的人,他的父亲左雍虽然官至司空府掾属,但对左思并未给予多少关注和培养。直到20多岁后,左思开始尝试写作,并选择了当时极为热门的文学体裁——赋来展现自己的才华。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最终完成了《三都赋》(分为三部分:蜀都赋、吴都赋、楚都赋)。

文章一经发表便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因其文笔优美、构思精巧而受到人们的赞赏,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由于大量的人购买他的作品阅读或收藏,导致洛阳地区短期内的纸张价格升高。这不仅反映了左思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与追捧。

造句:

  1. 《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那本小说上市后的受欢迎程度,几乎每个人都争着购买。
  2. 现代版的“洛阳纸贵”,就是说一部电影或一本书在上映前就引起了巨大关注和期待,使得其预购票销售火爆。
  3. 小明的这篇演讲稿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在校园里引发了广泛讨论,真可谓是《洛阳纸贵》了。
  4. 他撰写的文章发表后,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欢迎,《洛阳纸贵》,成为该杂志上的明星作品之一。
  5. 这本诗集出版以来,销量一直居高不下,堪称现代版本的“洛阳纸贵”。

分词解释

luò

1 〔~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又叫北洛河。2 〔~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zhǐ

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guì

1 价钱高,与“贱”相对:~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如油。2 指地位高:~族。~戚。~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3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国。~庚(请问别人年龄)。~姓。~干(gàn )(问人要做什么)。4 特别好的,重要的:~重(zhòng )。珍~。尊~。民为~。5 值得看重,重视:可~。6 指中国贵州省:云~高原。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