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的组词

印常见的组词有:印政,印钉,印奁,印刷所,印次,印黥,印佩,印子房,印造,印靶子,印刷品,印刷,印子,印匣,印花税,印纹陶文化,印花,印存,印可,印绶,印手,印刷体,印张,印香,印锁,印色,印匙,印行,印堂,印契钱

词语 解释
印政 yìn zhèng1.见"印证"。
印钉 yìn dīng/dìng1.印刷装订。
印奁 yìn lián1.犹印盒。
刷所 印刷所 yìn shuā/shuà suǒ1.印刷厂。
印次 yìn cì图书印刷的次数。从第一版第一次印刷起计算。每重印一次,即为一个印次。版次变更,印次仍累计计算。
印黥 yìn qíng1.谓在身上刺上字及其他花纹。
印佩 yìn pèi1.官印。古人常将官印佩带在腰间,故称。
子房 印子房 yìn zǐ fáng1.印子铺。
印造 yìn zào1.印刷制作。
靶子 印靶子 yìn bǎ zǐ1.见"印把子"。
刷品 印刷品 yìn shuā/shuà pǐn1.印刷成的书报﹑图片等。
印刷 yìn shuā/shuà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呈现原稿内容的技术。有纸张印刷、塑料印刷、皮革印刷和纺织品印刷等。最常用的为纸张印刷。
印子 yìn zǐ1.痕迹。 2.图章。 3.指印子钱。清张焘《津门杂记》有《打印子》篇。
印匣 yìn xiá1.印章盒。
花税 印花税 yìn huā shuì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
纹陶文化 印纹陶文化 yìn wén/wèn táo/yáo wén huà/huā1.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晩期,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印花 yìn huā1.旧时一种用于缄封公文的凭证。 2.谓将花纹或图案印到纺织品等物上。 3.谓印有图案或花纹。 4.指印花税。 5.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凭证等上面,作为税款的一种特制印刷品。
印存 yìn cún1.见"印谱"。
印可 yìn kě/kè1.佛家谓经印证而认可,禅宗多用之。亦泛指同意。
印绶 yìn shòu1.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2.借指官爵。
印手 yìn shǒu1.印刷工人。
刷体 印刷体 yìn shuā/shuà tǐ/tī/bèn1.文字的印刷形式(区别于"手写体")。
印张 yìn zhāng1.印刷书籍时每一本书所用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一印张为全张平版纸(通称新闻纸或报纸)的二分之一。
印香 yìn xiāng1.用多种香料捣末和匀做成的一种香。
印锁 yìn suǒ1.亦作"印鏁"。 2.印盒上的锁。
印色 yìn sè/shǎi1.即印泥。
印匙 yìn chí/shi1.开印匣的钥匙。
印行 yìn xíng/háng1.印刷行世。
印堂 yìn táng1.旧时相面的人称额部两眉之间为"印堂",根据印堂的气色判断人的富贵祸福。 2.针灸穴位名,位于两眉头之间。参阅元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契钱 印契钱 yìn qì/qiè/xiè qián1.宋代商税的一种。民间典卖田宅,限两月内赴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府印信,并交纳印契钱。

印的二字词语

印的三字词语

刷所 子房 靶子 刷品 花税 刷体 契钱 子钱 象派 度麻 子债 刷业 度教 子金 度草 头钱 刷物 相纸 章学

印的四字成语

累绶若 纸历子 加文化 度支那 象画派

其他字的组词

㐪组词 䶷组词 北组词 初组词 享组词 玩组词 圆组词 絮组词 湘组词 肄组词 籮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