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印象派的简介:

yìn xiàng pài
1.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十九世纪中期后半的法国画派之一。此一画派的画家普遍赞成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以客观、科学、无我的精神,记录自然的刹那现象。其画家以莫内(Claude Monet)为先驱,另有马奈(Édouard Manet)、雷诺瓦(Pierre Auguste Renoir)、特嘉(Edgar Da-gas)等。

1. 十九世纪中期后半的法国画派之一。此一画派的画家普遍赞成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以客观、科学、无我的精神,记录自然的刹那现象。其画家以莫内为先驱,另有马奈、雷诺瓦、特嘉等。

印象派》这个词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格。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绘画界,它强调表现画家对自然景物或人物瞬间感受的印象和情感,而不是严格的再现客观现实。

详细解释

  • 起源与背景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至80年代,是在反对学院派艺术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种风格主张捕捉光线变化下的色彩效果以及快速而自由的笔触来表现瞬间感受。

  •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名称的来源,此画描绘了日出时分港口的景象。

  • 艺术特点

  • 快速捕捉瞬间
  • 追求光影变化下的色彩效果
  • 简洁、自由的笔触

造句示例

  1. 这位画家的作品深受印象派的影响,他喜欢用快速而随意的笔触来捕捉生活中最微小的瞬间。
  2. 色彩斑斓的印象派画作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光影交错的世界之中。
  3. 现代艺术展中也包含一些具有现代风格的印象派作品,展现了这种艺术形式的新发展。
  4. 在户外写生时,我尝试模仿印象派大师的风格,快速地捕捉自然光的变化。
  5. 这幅画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笔触,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体验到了印象派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与氛围。

以上是关于“印象派”的详细解释及其五个造句示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yìn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6 姓。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