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组词
墨常见的组词有:墨水池,墨缞从戎,墨卿,墨本,墨制,墨井,墨三郎,墨庄,墨痴,墨路,墨戏,墨緑,墨守成规,墨灰,墨卡托(1512-1594),墨晶,墨臣,墨花,墨宝,墨君,墨突不黔,墨车,墨娥,墨研,墨分五色,墨妙亭,墨绂,墨痕,墨敕斜封,墨丈
词语 | 解释 |
---|---|
墨水池 | 墨水池 mò shuǐ chí1.用玻璃为主要材料制成的文具。一般上有两个带盖的圆形小池,用来盛不同颜色的墨水。 |
墨缞从戎 | 墨缞从戎 mò cuī/suī/shuāi cóng/zòng róng1.见"墨绖从戎"。 |
墨卿 | 墨卿 mò qīng1.文人的别称。 2.墨的戏称。 |
墨本 | 墨本 mò běn1.碑帖的拓本。 |
墨制 | 墨制 mò zhì1.犹墨敕。 |
墨井 | 墨井 mò jǐng1.古指煤矿。 |
墨三郎 | 墨三郎 mò sān láng/làng1.后唐庄宗所用的巾裹名。 |
墨庄 | 墨庄 mò zhuāng1.指藏书;书丛。 |
墨痴 | 墨痴 mò chī1.谓不善于使墨的书画家。 |
墨路 | 墨路 mò lù1.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 2.比喻规矩。 |
墨戏 | 墨戏 mò xì/hū1.随兴而成的写意画。 |
墨緑 | 墨緑 mò lǜ/lù1.深绿色。 |
墨守成规 | 墨守成规 mò shǒu chéng guī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
墨灰 | 墨灰 mò huī1.黑灰色。 |
墨卡托(1512-1594) | 墨卡托(1512-1594) mò qiǎ/kǎ tuō (1512-1594)荷兰地图学家。第一个设计了将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投影方法,即墨卡托投影,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导航,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编制的《墨卡托地图集》代表了16世纪西方地图的成就。 |
墨晶 | 墨晶 mò jīng1.水晶的一种,深棕色,略近黑色,可制眼镜片。 |
墨臣 | 墨臣 mò chén1.贪赃不法的臣子。 |
墨花 | 墨花 mò huā1.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2.指水墨花卉画。 |
墨宝 | 墨宝 mò bǎo珍贵的字画。也用于敬称别人的字画作品:传世墨宝|敬求墨宝。 |
墨君 | 墨君 mò jūn1.墨竹的雅称。 |
墨突不黔 | 墨突不黔 mò tū bù qián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其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睱暖。 |
墨车 | 墨车 mò chē/jú1.不加文饰的黑色车乘。周制,大夫所乘。 |
墨娥 | 墨娥 mò é1.相传唐姑臧太守张宪使家伎代书札,号墨娥。 |
墨研 | 墨研 mò yán/yàn1.指笔砚文具。 |
墨分五色 | 墨分五色 mò fēn wǔ sè中国画技法术语。用调节墨色的浓淡干湿的方法以取得描绘形象的生动效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所谓“五色”,或指焦、浓、重、淡、清,或指浓、淡、干、湿、黑。语有不同而意则均指墨色的丰富变化。 |
墨妙亭 | 墨妙亭 mò miào tíng1.亭名。在浙江吴兴旧湖州府署内。宋熙宁五年,孙莘老任吴兴太守时,筑亭收藏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故名墨妙亭。苏轼为此作《墨妙亭记》。 2.亭名。在江苏太仓城北淮云寺中。元浙江军器提举官顾信与赵孟俯友好,将所得赵书刻于石上,并筑亭保护,故名。 |
墨绂 | 墨绂 mò fú1.犹墨绶。 |
墨痕 | 墨痕 mò hén1.墨黑的痕迹。 2.指前人留下的诗文书画等。 |
墨敕斜封 | 墨敕斜封 mò chì xié fēng1.用斜封下达的墨敕。唐中宗时权宠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颁下敕书,用斜封付中书执行,时人称为斜封官。 |
墨丈 | 墨丈 mò zhàng1.古代以五尺为一墨,二墨为一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