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卷的拼音、解释、组词

墨卷的简介:

mò juàn/juǎn
1.明清科举制试卷名目之一。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试卷,称墨卷。墨卷由誊录生用朱笔誊录,再送试官评阅,称朱卷。 2.宋以来,称取中士人的文章为程文。清代刻录程文,试官往往按题自作一篇,亦称程文,因而把刻录的取中试卷改称墨卷。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明史.卷七○.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儒林外史》第二○回:「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一家里有个帐,共是九十五本。」

《墨卷》,这个词语实际上并不常见,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通常情况下,“墨”指的是用于书写或绘画的黑色颜料或者指代文人学士。“卷”则可以理解为“一卷书册”,或者是动词“卷起”。结合这两个字面意思,“墨卷”可能被引申出一些特定的语境,但具体含义会依赖于具体的上下文。

在文学创作中,若要赋予“墨卷”以意义,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一种象征,比如:

  • 代表了文人的作品或书写;
  • 指代书法艺术的一种载体形式;
  • 或者比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过程等。

以下是五个基于上述释义的造句示例:

  1. 那位老先生一直珍藏着一本墨卷,这本古籍是他的家族传承之宝。
  2. 李文博擅长用毛笔书写书法,他手下的每一幅作品都如同一卷墨卷,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在古代文人的书房里,常常会看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墨卷,它们不仅是书籍的载体,也是精神财富的象征。
  4. 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文化展览,博物馆工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整理和修复馆藏中的各种墨卷。
  5. 小明立志要成为一名书法家,他从学习书法的第一天起就梦想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墨卷。

请注意,在标准汉语中,“墨卷”并不是一个固定词语,因此上述解释及造句仅供参考。在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

分词解释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juàn,juǎ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试~。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