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的拼音、解释、组词
墨守成规的简介:
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墨守」,坚持固守。#语本《战国策.齐策六》。「成规」,前人制定的规矩办法。语出《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等传》。「墨守成规」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故步自封」
2. 1、「墨守」:#《战国策.齐策六》1>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旤2>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3>,距全齐之兵4>,期年5>不解,是墨翟之守6>也。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墨子.公输》。 (2) 旤:同「祸」。 (3) 弊聊之民:疲惫的聊城军民。弊,疲惫。 (4) 距全齐之兵:抵抗齐国全部的兵力。 (5) 期年:一周年。 (6) 墨翟之守:墨翟的善于守城。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战国时鲁人,提倡兼爱、非攻、节用、薄葬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后世亦称为墨子。〔参考资料〕 《墨子.公输》于是见公输盘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2>为械3>,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4>之,公输盘之攻械5>尽,子墨子之守圉6>有余。 〔注解〕 (1) 公输盘:春秋鲁之巧匠。又作公输般、公输班;或称鲁班、鲁般。 (2) 牒:小木札。 (3) 械:楼橹;古代供守兵眺望敌人之用。 (4) 距:通「拒」,抗拒。 (5) 械:谓飞梯、橦车、飞石、车弩之具。 (6) 圉:通「御」。 2、「成规」:《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等传》评曰:「蒋琬1>方整有威重,费祎2>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3>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4>,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注解〕 (1) 蒋琬:西元?∼246,字公琰,三国蜀汉湘乡人。初随刘备入蜀,后为诸葛亮所重,称其为社稷才。亮卒,代亮执政,官至尚书令,封安阳亭侯。以镇静为治,后诏琬屯军汉中,又命开府,加大司马。卒谥恭。 (2) 费祎:西元?∼253,字文伟,三国蜀汉江夏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立,为黄门侍郎,迁侍中,后为中护军。魏军攻蜀,祎为元帅。累升为大将军,封成乡侯。后为魏降人郭修所害。卒谥敬。祎,音|。 (3) 诸葛: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曾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刘备殁,辅助后主刘禅,封武乡侯。志在攻魏以复中原,乃东和孙权,南平孟获,与魏长期争战,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谥号忠武。 (4) 无虞:没有忧患、顾虑。
3. 「墨守成规」系由「墨守」及「成规」二语组合而成。「墨守」见于《战国策.齐策六》。据载,战国时,燕国派兵攻打齐国,攻下齐国七十几个城池。其中一个叫「聊」的地方,也被燕军占领。此时燕国国内情势混乱,燕将害怕受到牵连,引来杀身之祸,便一直据守在聊城不敢回国。齐国大将田单想要将它收复,但努力一年多都没有成功。当时齐国有一位叫鲁仲连的人,写了一封信,将它绑在箭上射进城中给燕军的将领看。信里的大意是向燕将分析当前的情势,说有勇之人不应怕死,况且目前燕国情势混乱,又被赵国围攻,燕王没有忠心之臣可以信赖。而燕军以区区一城的兵力,便能抵挡齐国大军,固守聊城一年,实在了不起啊!但是齐国是绝对不会放弃聊城的,会坚持到收复为止,这样还能在这小城里撑多久呢?劝他不如将这些军力带回燕国,不但可以帮助祖国度过难关,又可以建立自己的功绩名声。燕将看了信后,觉得很有道理,便收兵回国了。这里的典源用了「墨翟之守」。《墨子》里记载:有一次,楚国要攻打宋国。当时有名的工匠鲁班特地为楚国造了一座云梯,做为攻城之用。墨子听了赶紧去找鲁班,跟他在楚王面前预演,要证明这座云梯没有用处,让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墨子用衣带圈起来当城池,用木板当武器,鲁班连用了九种方法进攻都没有成功,而墨子守御的方法还有余。这就是所谓的「墨翟之守」。鲁仲连便用这个故事来形容燕将的军队固守聊城,就如墨子守城一般,难以攻下。「成规」则见于《三国志.卷四四.蒋琬等传》。三国时,蜀汉国君刘备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而诸葛亮也不付所托,鞠躬尽瘁,死于军中。诸葛亮的去世原本可能会为蜀汉带来危机,所幸大臣蒋琬和费袆执政得宜,循著诸葛亮留下来的旧制做事,稳定了国家的情势。所以《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两人的传记之后说他们两人一个稳重有威,一个宽容博爱,「承诸葛之成规」,所以边境和平,社会安乐。后来分取这两个典源合用成「墨守成规」,用来指固守旧规不肯改变,形容行事保守。
1. 墨守,战国时的墨翟擅长于守城。后称擅于牢固的防守。墨守成规比喻思想保守,固守旧有的规矩而不肯改变。【例】从事艺术工作者,切忌墨守成规,要有自己的创意。
1. 形容思想保守,固守旧规矩不肯改变。也作「墨守成法」。
《墨守成规》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指的是固执地遵守旧的传统或规矩,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膑,他曾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记载了一段与“墨子”(并非指著名的哲学家墨子)争论的典故。在这一故事里,“墨子”的固执被认为是过分保守和不灵活的态度。
【详细解释】 - 字面意思:墨,黑色的颜料;守,遵循、依照;成规,固定的规矩。 - 引申含义:形容人思想僵化,不愿意改变原有的习惯或规定,过于依赖传统的做法而忽视创新和发展。
【造句示例】 1. 他一成不变地坚持旧有的管理方式,简直是典型的墨守成规。 2. 老板总是一味强调传统的销售模式,对市场新动向视若无睹,简直像是在墨守成规。 3. 在团队协作中,过分强调个人意见和经验可能会导致墨守成规,阻碍了创新的产生。 4. 尽管面临许多挑战,她还是选择按照既定计划执行项目,这反映出一种典型的墨守成规的态度。 5. 为了推动改革进程,我们必须克服那种墨守成规的心态。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墨守成规”的使用场景及表达的意思。
分词解释
mò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shǒu
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2 看管:看~。~护。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4 遵照:遵~。~法。~时。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6 呆在一起:厮~。7 节操:操~。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10 姓。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guī
1 画圆等的仪器:圆~。两脚~。2 法则,章程,标准:~则。法~。常~。清~戒律。3 格局,范围:~模。4 相劝:~尽力。~谏。~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勉。5 谋划:~划。~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