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墨戏的简介:

mò xì/hū
1.随兴而成的写意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绘画的事。《宣和画谱.卷二○.墨竹.宋.阎士安》:「阎士安陈国宛丘人,家世业医,性喜作墨戏,荆槚、枳棘、荒崖断岸,皆极精妙。」

墨戏》的详细解释

墨戏”这一词汇在古代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较为常见,它主要指的是以水墨为主要材料进行的绘画创作。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墨戏”一词带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1. 含义与背景:通常来说,“墨戏”是指一种比较自由、不受拘束的水墨画形式,在这种艺术表现中,艺术家往往通过灵活运用笔触、墨色的变化来表达个人情感或自然景象。它强调的是绘画过程中的即兴发挥与艺术家个性的展现,而不像一些传统工笔画那样追求严格的规范和细节。

  2. 特点:其特点包括但不限于:

  3. 自由度高: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技法。
  4. 情感表达强烈:更多侧重个人情感与心境的抒发。
  5. 墨色运用丰富:利用不同的墨色变化表现层次感。

  6. 历史背景:“墨戏”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但其盛行期则是在元明清三代。尤其是到了宋代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墨戏”的风格更加成熟,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

  7. 代表性画家:黄公望、倪瓒等都是著名的“墨戏”画家。

造句

  1. 晚风徐来,他手中的笔在宣纸上飞舞,一幅《墨戏》便跃然而出。
  2. 在这次画展上,张老师以“墨戏”的方式创作了一幅关于山林的水墨画作。
  3. 王大爷是当地有名的“墨戏”高手,每到佳节都会为乡亲们绘制各种图案来增添节日氛围。
  4. 他年轻时便喜欢上“墨戏”,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仍笔耕不辍,在传统中寻找创新点。
  5. 为了这次比赛,小李特意研究了几位古代大师的“墨戏”作品,希望能有所启发。

分词解释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