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的拼音、解释、组词

墨竹的简介:

mò zhú
1.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唐吴道子。一说,始于五代郭崇韬之妻李氏。 2.竹的一种。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国画中用墨画的竹子。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唐末二十七人》:「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

《墨竹》通常是指中国画中的一种题材,专门描绘用毛笔和墨水绘制的竹子。在中国文化里,竹子常被赋予坚韧不拔、清高纯洁的美好寓意,因此成为文人画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在《墨竹》这种画作中,艺术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浓淡不一的墨色变化来表现竹叶的动态以及竹竿的坚挺,往往能表现出一种深邃的精神内涵。

详细解释

  • 墨竹:指用毛笔和墨水描绘的竹子图案,是中国画中的一个常见题材。墨竹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及墨色的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不同的浓淡来表现竹叶的不同层次以及竹竿挺拔的姿态。
  • 在艺术表现上,墨竹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蕴含了画家的情感和哲学思考,常被赋予坚韧不屈、高风亮节等寓意。

造句

  1. 赵大山痴迷于中国画,尤其喜欢画《墨竹》,他觉得这不仅是技艺上的挑战,更是精神上的修炼。
  2. 墨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墨竹图》常被用来装饰书斋,寓教于乐。
  3. 画家李思明的新作《冬日墨竹》以其独特的构图与流畅的线条吸引了许多收藏家的关注。
  4.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墨竹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表现,更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墨竹》画作往往寄托着作者的心声。
  5. 王老师在一次国画课上给学生们讲解《墨竹》,通过展示几幅经典作品,让学生们了解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分词解释

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水。油~。粉~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黑。~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镜。~绿。~菊。~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贪~。~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