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作者:叶梦得宋代

斜汉初看素月流。
坐惊金饼出云头。
华发萧然吹素领。
光景。
何妨分付属沧洲。
莫待霜花飘烂漫。
萍岸。
更凭佳句尽拘收。
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
一尊同得二年秋。

分类: 定风波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斜汉初看素月流。
尚未升起的明月斜挂天际。
坐惊金饼出云头。
坐在那里,突然惊讶地看到金色的圆月从云层中升起。
华发萧然吹素领。
高耸的发髻摇曳,微风拂过洁白的衣领。
光景。何妨分付属沧洲。
美景无妨,任凭它们属于遥远的沧洲。
莫待霜花飘烂漫。
不要等到霜花飘落得满山遍野。
萍岸。更凭佳句尽拘收。
作为文人,更应该借佳句来尽情表达。
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
解开、破除纷繁的事物,仍然记得。
一尊同得二年秋。
一杯酒,共享了两年的秋天。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作者以流畅的笔触描写了斜挂的明月、飘摇的发髻和微风拂过的衣领,展现了自然景物的优美之处。诗词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诗中还表达了对美景的随遇而安的态度,认为美景无妨,不必过于追求或争夺,任其自然属于遥远的沧洲。诗人告诫人们不要等到美好的事物消逝才去珍惜,更应该用佳句来尽情表达,以免错失时机。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解脱尘世纷扰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总的来说,《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dìng fēng bō lǔ qīng jiàn hé, fù dá zhī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xié hàn chū kàn sù yuè liú.
斜汉初看素月流。
zuò jīng jīn bǐng chū yún tóu.
坐惊金饼出云头。
huá fà xiāo rán chuī sù lǐng.
华发萧然吹素领。
guāng jǐng.
光景。
hé fáng fēn fù shǔ cāng zhōu.
何妨分付属沧洲。
mò dài shuāng huā piāo làn màn.
莫待霜花飘烂漫。
píng àn.
萍岸。
gèng píng jiā jù jǐn jū shōu.
更凭佳句尽拘收。
jiě yǔ pò chú xiāo wàn shì, yóu jì.
解与破除消万事,犹记。
yī zūn tóng dé èr nián qiū.
一尊同得二年秋。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江城子(再送卢倅)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鹧鸪天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雪中赏牡丹)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水调歌头(次韵叔父寺丞林德祖和休官咏怀)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临江仙(晁以道见和答韩文若之句,复答之·二首) 八声甘州(甲辰承诏堂知止亭初毕工,刘无言相过) 定风波(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临江仙(癸卯次葛鲁卿法华山曲水劝酒) 虞美人(二日小雨达旦,西园独卧,寒甚不能寐,时窗前梨花将谢) 水调歌头(濠州观鱼台作) 水龙吟 鹧鸪天(续采莲曲) 虞美人(寒食泛舟) 满庭芳(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蝶恋花 临江仙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千秋岁(小雨达旦,东斋独宿不能寐,有怀松江旧游) 苦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 临江仙(雪后寄周十) 醉蓬莱 鹧鸪天(与鲁卿晚雨泛舟出西郭,用烟波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