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作者:叶梦得宋代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遥知清影遍南州。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平生江海恨飘流。
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分类: 临江仙

作者叶梦得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是宋代诗人叶梦得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天小雨,接着风大起,然后晚上晴朗,于是月亮出现,我与客人再次登上山顶。
卷起地面的风把雨吹走,只见到淡淡的香雾飘浮。远远地知道清澈的月光洒遍南州。千万座山峰宛如玉立,有谁留下了这座山的痕迹。
偶然相遇的欢乐必须共同珍惜,每年都会铭记到今年秋天。一生中对江海的悲愤漂流无常。元龙真老懒散,无意躺在高楼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与客人相约登高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雨、风、月等自然元素与人的情感和命运相互交织,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变化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赏析:
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风雨、香雾、月亮和山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壮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卷地惊风吹雨去"形象地描绘了风雨过后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遥知清影遍南州"表达了月光洒遍南方州县的美景,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悟。"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表达了对山峰之美的赞叹,并暗示人生无常,无论是山峰还是人,都会有离去的时刻。
诗人对于欢乐的珍惜和对江海的思念也贯穿全诗,表达了对人生变化和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描绘了元龙真老的形象,表达了对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变化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逍遥自在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lín jiāng xiān míng rì xiǎo yǔ, yǐ ér fēng dà zuò, fù wǎn qíng, suì jiàn yuè, yǔ kè zài dēng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juǎn dì jīng fēng chuī yǔ qù, què kàn xiāng wù qīng fú.
卷地惊风吹雨去,却看香雾轻浮。
yáo zhī qīng yǐng biàn nán zhōu.
遥知清影遍南州。
wàn fēng héng yù lì, shuí wèi cǐ shān liú.
万峰横玉立,谁为此山留。
xiè hòu yī huān xū gòng xī, nián nián zhǎng jì jīn qiū.
邂逅一欢须共惜,年年长记今秋。
píng shēng jiāng hǎi hèn piāo liú.
平生江海恨飘流。
yuán lóng zhēn lǎo lǎn, wú yì wò gāo lóu.
元龙真老懒,无意卧高楼。

你可能还喜欢叶梦得的诗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江城子 苦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 临江仙(诏芳亭赠坐客) 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 浣溪沙(次韵王幼安,曾存之园亭席上) 定风波 卜算子(并涧顷种木芙蓉,九月旦盛开) 江城子(再送卢倅) 临江仙(晁以道见和答韩文若之句,复答之·二首)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南歌子(四月二十六日集客临芳观) 临江仙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八声甘州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虞美人(赠蔡子因) 采桑子(冬至日,与许干誉、章几道饭积善·晚归雪作,因留小饮作)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临江仙(明日小雨,已而风大作,复晚晴,遂见月,与客再登) 临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绝项作台新成,与客赏月作) 鹧鸪天(元夕次韵干誉) 鹧鸪天(次韵鲁卿大钱观太湖) 虞美人(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江城子(次韵葛鲁卿上元) 醉蓬莱 满庭芳(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鹧鸪天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定风波(鲁卿见和,复答之) 点绛唇(晚出山榭,春初植兰榭侧,近复生紫芝十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