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至的成语

夏至
xià zhì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三伏
sān fú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初伏一般在7月12日至22日之间;中伏在7月23日至8月1日之间;末伏在8月8日至18日之间。初伏和中伏各固定为十天,末伏视交伏早晚,十天或二十天不等。
中伏
zhōnɡ fú
1.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初伏
chū fú
1.即头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
射鱼指天
shè yú zhǐ tiān
向天射鱼。比喻虽劳而必无所获。
日修夜短
rì xiū yè duǎn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北至
běi zhì
1.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阳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点,其后即南移,故称。
八节
bā jié
1.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八节。
赤气
chì qì
1.红色的云气。古代以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之日观云色,谓赤色者主兵荒。见《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汉郑玄注。后因以赤气为兵灾之象。 2.红色的云气。传说谓帝王的祥瑞。旧史稗说中每载帝王降生或所处之地有赤气出现。 3.炎暑之气。
分至
fēn/fèn zhì
1.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公宦
gōng huàn
1.谓任朝廷官员。
金伏
jīn fú
1.金气伏藏。多用以指炎热的伏天。按我国农历﹐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此即所谓"庚日必伏"﹐而庚﹐五行属金﹐金畏火而金气伏藏﹐故称。
晷度
guǐ dù/duó
1.在日晷仪上投射的日影长短的度数。一年之内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内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据晷度变化测定时序时间,定一年的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同时认为晷度变化与人事变化相应,与吉凶休咎相联系。
皇地祇
huáng dì/de zhǐ/qí
1.对地神的尊称。
空桑
kōng/kòng/kǒng sāng
1.传说中的山名。产琴瑟之材。 2.瑟名。古代于夏至祀地奏乐用。 3.空心桑树。 4.指非父母所生﹐来历不明者。 5.指僧人或佛门。
风体
fēng tǐ/tī/bèn
1.风格。 2.风的本体﹑实质。
分至点
fēn/fèn zhì diǎn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的合称。
日差
rì chà/chā/chāi/cī
1.日影逐日长短之差。古代立表测日影以验气,影最短为夏至,最长为冬至,逐日递差,历家常根据日差推求气至的时刻。
日永
rì yǒng
1.指夏至。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故云。 2.指夏天白昼长。
茂育
mào yù
1.努力育养。语出《易.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高亨注:"茂读为懋,勉也,努力也。"
异政
yì zhèng
1.各自为政。 2.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 3.优异的政绩。
炎熇
yán hè/xiāo
1.亦作"炎?"。亦作"炎歊"。 2.暑热。
晏阴
yàn yīn
1.柔和之阴,微阴。 2.借指夏至。 3.晴阴。
土圭
tǔ guī
1.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
悬炭
xuán tàn
1.古代厌胜术之一。 2.古代测度夏至﹑冬至的方法。谓悬土﹑炭于衡器两端,轻重平均。冬至一阳生,则炭重而沉;夏至一阴生,则土重而沉。见《史记.天官书》。
枭羹
xiāo gēng
1.以枭肉制的羹汤。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赐臣下,寓有除绝邪恶之意。
昼晷
zhòu guǐ
1.指白昼的时间。
祥风
xiáng fēng
1.即景风。夏至后和暖的风。古代所指八风之一。 2.预兆吉祥的风。
至节
zhì jié
1.冬至或夏至。 2.卓绝的操守。
至日
zhì rì
1.指冬至﹑夏至。
中节
zhōnɡ jié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2.中期。 3.中等的节操。 4.指中气和节气。 5.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日至
rì zhì
1.指夏至或冬至。古人认为,天行赤道(天球赤道),日行赤道南北,于夏至运行到极北之处,于冬至运行到极南之处,故称日至。夏至日照最长,称长至;冬至日照最短,称短至。 2.天天来到。
三庚
sān gēng
1.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 2.三伏。
四离
sì lí
1.作诗的四种避忌。 2.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的前一天的合称。详"四离四絶"。
养日
yǎng rì
1.指夏至。白昼最长,故称。养,通"羕"。
土炭
tǔ tàn
1.土与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悬于衡器的两端用以测阴阳之气。
北郊
běi jiāo
1.城北郊区。 2.古代帝王郊祀的处所之一。周制在北门外六里处,汉制在北门外四里。夏至日于此以祭地,冬至日于此以迎冬。
二至
èr zhì
1.指冬至和夏至。
庚伏
gēng fú
1.即三伏。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故三伏亦称"庚伏"。
二分
èr fēn/fèn
1.春分和秋分。 2.分而为二。 3.犹言两份。 4.十分之二,二成。
八风
bā fēng
1.八方之风。 2.八种季候风。 3.指八音。 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望拜
wàng bài
1.远远望见即行叩拜。言极其恭敬。 2.遥望拜祭。
庚日
gēng rì
用干支来纪日时,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夏至三庚数伏,就是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初伏。
长至
cháng zhì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集解﹕"孔氏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
长日
cháng rì
1.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郑玄注﹕"此言迎长日者﹐建卯而昼夜分﹐分而日长也。"孔颖达疏﹕"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后日长﹐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北周庾信《周圆丘歌》之八﹕"乘长日﹐坏蛰户。"倪璠注﹕"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长至。'《正义》曰﹕'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极。太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长至也。'"一说指冬至。 2.漫长的白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