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的组词
户常见的组词有:户侍,户籍,户枢不蠹,户型,户槛,户门,户絶,户口,户告人晓,户曹尚书,户辩,户橉,户等,户牖,户说,户课,户辚,户卫,户均,户给人足,户扃,户部,户席,户列簪缨,户品,户头,户豹,户下,户扉,户辨
词语 | 解释 |
---|---|
户侍 | 户侍 hù shì1.户部侍郎的省称。 |
户籍 | 户籍 hù jí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
户枢不蠹 | 户枢不蠹 hù shū bù dù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
户型 | 户型 hù xíng房屋(多指单元房)内部格局的类型,如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等。也说房型。 |
户槛 | 户槛 hù jiàn/kǎn1.门槛。 2.引申为要害之处。 |
户门 | 户门 hù mén1.门户。 2.户计。 |
户絶 | 户絶 hù jué1.绝户。无子嗣。 |
户口 | 户口 hù kǒu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②户籍:报~ㄧ迁~。 |
户告人晓 | 户告人晓 hù gào rén xiǎo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户曹尚书 | 户曹尚书 hù cáo shàng shū1.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
户辩 | 户辩 hù biàn1.亦作"户辨"。 2.挨户说明。 3.家家明了。 |
户橉 | 户橉 hù lìn1.亦作"户辚"。 2.门限,门槛。 |
户等 | 户等 hù děng1.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汉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献文帝天安﹑皇兴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再施行。唐高祖武德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建隆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至和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后遂废止。参阅《史记.平准书》﹑《魏书.食货志》﹑《宋史.食货 |
户牖 | 户牖 hù yǒu〈书〉门窗;门户①。 |
户说 | 户说 hù shuō/shuì/yuè1.挨家挨户地告谕解说。 |
户课 | 户课 hù kè1.即户税。 |
户辚 | 户辚 hù lín1.见"户橉"。 |
户卫 | 户卫 hù wèi1.守卫宫门的禁军。 |
户均 | 户均 hù jūn1. 每户平均。如:去年全队户均收入五百元。如:这个村子全年户均售猪八头多。 |
户给人足 | 户给人足 hù jǐ rén zú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户扃 | 户扃 hù jiōng1.自外关闭门户用的门栓。 |
户部 | 户部 hù bù1.古代官署名。秦为治粟内史,汉为大司农。三国以后,常置度支尚书及左民尚书,掌财用及户籍。隋设民部尚书,唐因之,高宗即位,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称户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五代至清相沿不改。清光绪三十二年,设民政部﹑度支部,户部遂废。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
户席 | 户席 hù xí1.门户和坐席。 |
户列簪缨 | 户列簪缨 hù liè zān yīng户:门;簪缨:古代官吏的冠饰。门前排放着簪缨。形容做官以后可使门庭显耀,身价倍增。 |
户品 | 户品 hù pǐn1.户之品第。 |
户头 | 户头 hù tóu/tou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账务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开~ㄧ这个~很久没有来提款了。 |
户豹 | 户豹 hù bào1.豹之有文彩者。户,通"昈"。 |
户下 | 户下 hù xià1.门下。指门扇下或门楣下。 2.户主的属下,多指奴隶或门客而言。 3.户名之下。 |
户扉 | 户扉 hù fēi1.门。 |
户辨 | 户辨 hù biàn1.见"户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