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勇的拼音、解释、组词

智仁勇的简介:

zhì rén yǒng
1.儒家提倡的三种德行。 2.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军人精神三要素。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智慧、仁德、勇敢。儒家思想中认为君子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德性,有「三达德」之称。

《智仁勇》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出自《论语》,是孔子对理想人格的三种基本德行的概括。具体来说:

  • :指智慧、知识和理解力,强调的是通过学习获取的知识以及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 :指仁爱、道德、慈悲为怀的情感与行为准则,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具备的善良、友爱和同情心。
  • :指的是勇敢、正直、敢于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这三者通常被结合在一起使用,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兼备智慧、仁德和勇敢这三个品质,就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能够正确决策并勇于行动的理想人物。在儒家文化中,《智仁勇》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条件之一。

以下是五个运用《智仁勇》的造句:

  1. 李明不仅拥有渊博的知识(智),还懂得关心他人,常常帮助有需要的人(仁),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勇)。
  2. 作为团队领导人,张总以其卓越的智慧指导项目顺利进行(智),以仁慈的态度赢得了员工们的信任和尊重(仁),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解决问题(勇)。
  3. 小华在学习上勤奋钻研、敢于探索未知领域(智),对待朋友真诚友善、乐于助人(仁),在遇到危险时毫不畏惧地保护他人(勇)。
  4. 王教授不仅学识渊博、洞悉学术前沿动态(智),还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和正义(仁),面对科研道路上的困难也从不退缩,坚持探索未知领域(勇)。
  5. 在这次抢险救援行动中,消防员们展现了极高的智慧,他们迅速制定出最佳方案并有效实施(智);同时表现出极大的仁慈之心,尽可能救助受伤群众,并且在危险面前毫不畏惧、勇敢地冲锋在前(仁勇兼备)。

分词解释

zhì

1 聪明,见识:~力。~慧。~商。~育。~能。~谋。才~。机~。理~。明~(①考虑问题周到、严密;②有远见)。足~多谋。利令~昏。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义(①仁爱与正义;②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爱。~政。~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义尽。一视同~(同样看待,不分厚薄)。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儿。3 姓。

yǒng

1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2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