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的组词
渔常见的组词有:渔叉,渔沪,渔查,渔舸,渔讴,渔婆,渔箔,渔帘,渔竹,渔根,渔沧,渔海樵山,渔轮,渔伯,渔家傲,渔乡,渔洋,渔樵,渔利,渔泽,渔光曲,渔产,渔户,渔劫,渔船,渔童,渔涉,渔工,渔商,渔阳
| 词语 | 解释 |
|---|---|
| 渔叉 | 渔叉 yú chā/chá/chǎ1.渔具。头上有尖刺,用来刺鱼。 |
| 渔沪 | 渔沪 yú hù1.捕鱼用的竹栅。 |
| 渔查 | 渔查 yú chá/zhā1.即渔槎。 |
| 渔舸 | 渔舸 yú gě1.渔船。 |
| 渔讴 | 渔讴 yú ōu1.渔歌。 |
| 渔婆 | 渔婆 yú pó1. 渔妇。 |
| 渔箔 | 渔箔 yú bó1.犹渔沪。 |
| 渔帘 | 渔帘 yú lián1.即渔沪。 |
| 渔竹 | 渔竹 yú zhú1.钓竿。 |
| 渔根 | 渔根 yú gēn1.古琴名。见宋苏轼《十二琴铭》。 |
| 渔沧 | 渔沧 yú cāng1.近海可捕鱼的区域。 |
| 渔海樵山 | 渔海樵山 yú hǎi qiáo shān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
| 渔轮 | 渔轮 yú lún1.捕鱼的轮船。 |
| 渔伯 | 渔伯 yú bó/bǎi/bà1.老渔人。 |
| 渔家傲 | 渔家傲 yú jiā ào1.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押仄声韵。也有上下阕各押二平声韵三仄声韵的作品。②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中吕宫。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相同,也有只用半阕的;另一体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 渔乡 | 渔乡 yú xiāng1.渔民聚居的地区。 |
| 渔洋 | 渔洋 yú yáng1.清诗人王士禛别号"渔洋山人"。省称"渔洋"。 |
| 渔樵 | 渔樵 yú qiáo1.打鱼砍柴。 2.渔人和樵夫。 3.指隐居。 |
| 渔利 | 渔利 yú lì不正当地谋取利益:坐收渔利|从中渔利。 |
| 渔泽 | 渔泽 yú zé/shì1.可供垂钓的水泽。 2.谓不留余地地搜括。 |
| 渔光曲 | 渔光曲 yú guāng qǔ中国故事片。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生编导,王人美、韩兰根、袁丛美主演。渔霸何仁斋逼死渔民徐福后,又强迫徐妻抛下襁褓中的孪生兄妹,到何家做奶妈抵债。十八年后,徐家兄妹因渔村破败流落上海。与由徐妻哺育长大的何家少爷子英相遇。不久,何仁斋因家财被交际花卷盗而自杀。子英与徐家兄妹一起回渔村。最后徐家兄长因在捕鱼中受伤死去。 |
| 渔产 | 渔产 yú chǎn1.渔业产品。 |
| 渔户 | 渔户 yú hù1.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
| 渔劫 | 渔劫 yú jié1.掠取,劫夺。 |
| 渔船 | 渔船 yú chuán渔业上从事捕捞生产以及为捕捞生产服务的加工运输、调查研究、教学实习、行政监督等专用船舶的统称。从事捕捞生产的船舶,按渔具和捕鱼方法,可分为拖网渔船、围网渔船、流网渔船、定置网渔船、钓船等,以及配合声、光、电、鱼泵等的特殊渔船(如捕鲸和海兽的猎捕船)等。 |
| 渔童 | 渔童 yú tóng1.渔家小孩。 2.唐朝诗人张志和的童仆。 |
| 渔涉 | 渔涉 yú shè1.犹涉猎。广泛涉及。 |
| 渔工 | 渔工 yú gōng1. 从事渔业生产的工人。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水师,即船工。)——宋· 苏轼《石钟山记》。 |
| 渔商 | 渔商 yú shāng1.渔业商贩。 |
| 渔阳 | 渔阳 yú yáng1.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2.地名。唐玄宗天宝元年改蓟州为渔阳郡﹐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3.即《渔阳参挝》。 4.复姓。汉有少府渔阳鸿。见《通志.氏族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