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组词
七常见的组词有:七辩,七级芙蓉,七纵七擒,七兵,七香轮,七升之布,七献,七七八八,七香车,七开八得,七步诗,七步之才,七佐,七舍,七香笺,七步奇才,七杂八色,七真,七校,七嘴八张,七大家,七打八,七地,七筴,七等,七大,七言体,七大八,七品茶,七椀茶
词语 | 解释 |
---|---|
七辩 | 七辩 qī biàn1.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
七级芙蓉 | 七级芙蓉 qī jí fú róng1.借指七级浮图。 |
七纵七擒 | 七纵七擒 qī zòng qī qín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七兵 | 七兵 qī bīng1.七兵尚书的省称。 2.指由七情所产生的各种杂念。 |
七香轮 | 七香轮 qī xiāng lún1.即七香车。 |
七升之布 | 七升之布 qī shēng zhī bù1.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
七献 | 七献 qī xiàn1.献酒七次。周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飨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孔颖达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
七七八八 | 七七八八 qī qī bā bā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
七香车 | 七香车 qī xiāng chē/jú1.用多种香料涂饰或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亦泛指华美的车。 |
七开八得 | 七开八得 qī kāi bā dé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
七步诗 | 七步诗 qī bù shī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相传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命他七步之内作一诗,否则处死。曹植应声成诗,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惭愧,赦免了曹植。 |
七步之才 | 七步之才 qī bù zhī cái形容才思敏捷。 |
七佐 | 七佐 qī zuǒ1.辅佐商汤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汤之治天下也,得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庆辅或作庆诵。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
七舍 | 七舍 qī shè/shě1.指室﹑堂﹑庭﹑门﹑巷﹑术﹑野七处所。 |
七香笺 | 七香笺 qī xiāng jiān1.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
七步奇才 | 七步奇才 qī bù qí cái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
七杂八色 | 七杂八色 qī zá bā sè/shǎi1.形容品种与颜色纷杂多样。 |
七真 | 七真 qī zhēn1.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隐于茅山得道成仙,后晋之杨羲﹑许穆﹑许翙及唐之郭崇真皆于茅山得道,因合称"七真"。唐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茅﹑二许﹑一杨﹑一郭,是为七真。"唐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马丹阳﹑丘长春﹑谭长真﹑刘长生﹑郝 |
七校 | 七校 qī xiào/jiào1.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七校尉。《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 |
七嘴八张 | 七嘴八张 qī zuǐ bā zhāng形容人多语杂。 |
七大家 | 七大家 qī dà/dài/tài jiā/gū/jie1.明李绍称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为古文七大家。明李绍《苏文忠公集序》:"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唐昌黎韩氏﹑河东柳氏﹑宋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氏及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七大家。"又有人增宋苏洵为八大家。 |
七打八 | 七打八 qī dǎ/dá bā1.犹言七八成。 |
七地 | 七地 qī dì/de1.佛教语。即远行地。菩萨十地之七。在此阶位,菩萨远离三界生死烦恼,成就方便智慧,证得无相空寂。亦称已作地。相当于小乘罗汉果的阶位。见《大智度论》卷七五。《华严经.十地品》:"菩萨摩诃萨修此妙行,如是方便慧现前故,名为入七地……深智慧定心,具行六地巳;一时生方便,智慧入七地。" |
七筴 | 七筴 qī cè1.七种作交易媒介用的宝物。 |
七等 | 七等 qī děng1.特指公羊家所谓孔子作《春秋》寓褒贬的七个等级,即州﹑国﹑氏﹑人﹑名﹑字﹑子。 2.泛指七个等级。 |
七大 | 七大 qī dà/dài/tài1.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 |
七言体 | 七言体 qī yán tǐ/tī/bèn1.即七言诗。 |
七大八 | 七大八 qī dà/dài/tài bā1."七大八小"的歇后语,指妾。 |
七品茶 | 七品茶 qī pǐn chá1.七个等级的茶。 2.金曾规定,七品官以上,其家方许饮茶。见《金史.食货志四》。后因称茶叶为"七品茶"。 |
七椀茶 | 七椀茶 qī wǎn chá1.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言饮茶不须七碗即"通仙灵",极赞茶之妙用。后即以"七椀茶"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