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组词
七常见的组词有:七级浮图,七十二帝,七宝粥,七采,七始,七宝鞭,七楞八瓣,七起八落,七禽,七升之布,七字谱,七窝八代,七佐,七老八十,七色板,七星坛,七老八小,七圣,七牢,七煞,七夕钱,七德舞,七十说,七十二候,七事,七族,七搭八搭,七丝琴,七七八八,七死七生
词语 | 解释 |
---|---|
七级浮图 | 七级浮图 qī jí fú tú1.亦作"七级浮屠"。 2.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 |
七十二帝 | 七十二帝 qī shí èr dì1.指上古到泰山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泰山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管仲语。 |
七宝粥 | 七宝粥 qī bǎo zhōu/yù1.见"七宝五味粥"。 |
七采 | 七采 qī cǎi/cài1.亦作"七彩"。 2.七色。 |
七始 | 七始 qī shǐ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 2.作为乐曲名。 |
七宝鞭 | 七宝鞭 qī bǎo biān1.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晋王敦欲为乱,明帝乘骏骑密察敦营。敦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追骑玩鞭稽留,帝仅而获免。见《晋书.明帝纪》。后用以为典。 |
七楞八瓣 | 七楞八瓣 qī léng bā bàn1.形容凹凸不平。楞,同"棱"。 |
七起八落 | 七起八落 qī qǐ bā luò/là1.多次上下升降。形容麻烦不堪。 |
七禽 | 七禽 qī qín亦作“七纵七禽”。相传 三国 时 诸葛亮 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 孟获 ,又七次释放,终于使 孟获 心悦诚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 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亮 至南中,所在战捷。闻 孟获 者,为 夷 、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获 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秖如此,即定易胜耳。’ 亮 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 亮 犹遣 获 。 获 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后比喻善于运 |
七升之布 | 七升之布 qī shēng zhī bù1.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
七字谱 | 七字谱 qī zì pǔ1.器乐演奏用的一种曲谱,以吴语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状乐器之声。 |
七窝八代 | 七窝八代 qī wō bā dài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
七佐 | 七佐 qī zuǒ1.辅佐商汤的七个大臣。语出《鬻子》:"汤之治天下也,得庆辅﹑伊尹﹑湟里且﹑东门虚﹑南门蝡﹑西门疵﹑北门侧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庆辅或作庆诵。后用作称颂高官之词。 |
七老八十 | 七老八十 qī lǎo bā shí七八十岁。形容人年纪大。 |
七色板 | 七色板 qī sè/shǎi bǎn1.光学仪器。是一块涂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圆板,固定在横轴上,急速旋转就呈现白色,可以用它来证明由七种色光合成白光的原理。 |
七星坛 | 七星坛 qī xīng tán1.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
七老八小 | 七老八小 qī lǎo bā xiǎo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
七圣 | 七圣 qī shèng1.指传说中的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七人。 2.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
七牢 | 七牢 qī láo1.牛﹑羊﹑豕三牲各七。古代天子馈赐诸侯的礼品。 |
七煞 | 七煞 qī shā/shà1.凶神。 |
七夕钱 | 七夕钱 qī xī qián1.古钱币名,有牵牛﹑织女的图案。 |
七德舞 | 七德舞 qī dé wǔ1.唐舞名。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 |
七十说 | 七十说 qī shí shuō/shuì/yuè1.指伊尹说汤事。 2.指孔子游说诸侯各国事。 |
七十二候 | 七十二候 qī shí èr hòu一年的总候数。气象上规定五天为一候。一年365天,理应分为七十三候,但为了与月、旬配套方便起见,将每月的26日至月底(无论大月、小月)算为一候,故一年为七十二候。 |
七事 | 七事 qī shì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3.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 4.同"七件事"。 |
七族 | 七族 qī zú1.亲族的统称。 2.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 |
七搭八搭 | 七搭八搭 qī cháng bā dā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纠缠;乱搭腔。 |
七丝琴 | 七丝琴 qī sī qín1.即七弦琴。 |
七七八八 | 七七八八 qī qī bā bā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
七死七生 | 七死七生 qī sǐ qī shēng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亦作“七生七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