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组词
七常见的组词有:七泽,七闽,七音,七香车,七垢,七十二疑冢,七台河市,七煞,七友,七五三,七十二坟,七级浮图,七轮扇,七步诗,七板子,七书,七海,七月革命,七满八平,七伐,七手八脚,七节鞭,七星坛,七十二子,七青八黄,七杂八色,七军,七醢,七教,七年战争
| 词语 | 解释 |
|---|---|
| 七泽 | 七泽 qī zé/shì1.相传古时楚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楚地诸湖泊。 |
| 七闽 | 七闽 qī mǐn1.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贾公彦疏:"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 |
| 七音 | 七音 qī yīn1.古乐理以宫﹑商﹑角﹑征﹑羽﹑变宫﹑变征为七音。 2.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 |
| 七香车 | 七香车 qī xiāng chē/jú1.用多种香料涂饰或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亦泛指华美的车。 |
| 七垢 | 七垢 qī gòu1.佛教认为欲﹑见﹑疑﹑慢﹑憍﹑随眠﹑悭,都能污染人心,故称"七垢"。 |
| 七十二疑冢 | 七十二疑冢 qī shí èr yí/nǐ zhǒng1.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 |
| 七台河市 | 七台河市 qī tái/tāi hé shì在黑龙江省东部,牡佳铁路有支线自勃利通达境内。1970年设市。人口45.8万(1995年)。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 |
| 七煞 | 七煞 qī shā/shà1.凶神。 |
| 七友 | 七友 qī yǒu1.指舜的七个友人。 2.指宋欧阳修﹑尹诛等七人。 |
| 七五三 | 七五三 qī wǔ sān1.一种锣鼓调。 |
| 七十二坟 | 七十二坟 qī shí èr fén1.即七十二疑冢。 |
| 七级浮图 | 七级浮图 qī jí fú tú1.亦作"七级浮屠"。 2.七层佛塔。浮图,梵文Buddhastūpa的音译。 |
| 七轮扇 | 七轮扇 qī lún shàn/shān1.古代以机轮运转的一种风扇。 |
| 七步诗 | 七步诗 qī bù shī诗篇名。三国魏曹植作。相传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命他七步之内作一诗,否则处死。曹植应声成诗,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后惭愧,赦免了曹植。 |
| 七板子 | 七板子 qī bǎn zǐ1.亦作"七板儿"。 2.秦淮河上一种有篷而周围无走沿的小游艇。 |
| 七书 | 七书 qī shū1.宋元丰间颁行的武学生应试必读的七种兵书。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又称"武经七书"。 |
| 七海 | 七海 qī hǎi1.佛教指一小世界中位于妙高山与七金山之间的七大海水。传说海上盛开香花。亦名内海,与外海即咸海相对。 |
| 七月革命 | 七月革命 qī yuè gé/jí mìng1830年7月,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1830年7月27-29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国王查理十世被迫逃亡国外,资产阶级拥立路易·菲力浦为国王,建立七月王朝。 |
| 七满八平 | 七满八平 qī mǎn bā píng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
| 七伐 | 七伐 qī fá1.语出《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后以"七伐"指四处征伐。 |
| 七手八脚 | 七手八脚 qī shǒu bā jiǎo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
| 七节鞭 | 七节鞭 qī jié biān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
| 七星坛 | 七星坛 qī xīng tán1.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
| 七十二子 | 七十二子 qī shí èr zǐ1.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
| 七青八黄 | 七青八黄 qī qīng bā huáng指钱财。 |
| 七杂八色 | 七杂八色 qī zá bā sè/shǎi1.形容品种与颜色纷杂多样。 |
| 七军 | 七军 qī jūn1.唐代军队出征时,中军一军,左﹑右虞候各一军,左﹑右厢各二军,共七军。 2.泛指七支军队。 |
| 七醢 | 七醢 qī hǎi1.古代的七种肉酱。 |
| 七教 | 七教 qī jiào/jiāo1.古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互相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 2.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道德规范。 |
| 七年战争 | 七年战争 qī nián zhàn zhēng18世纪欧洲的一次国际性战争。以英国、普鲁士和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西班牙等为另一方。1756年战争开始,英、法两国主要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战争,而普鲁士与俄、奥主要在欧洲中部进行战争。1763年战争结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强国,普鲁士则崛起为欧洲大陆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