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椀茶的拼音、解释、组词

七椀茶的简介:

qī wǎn chá
1.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言饮茶不须七碗即"通仙灵",极赞茶之妙用。后即以"七椀茶"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 AI解释

词语“七椀茶”(qī wǎn chá)出自于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原文为:“七碗受之味,八公与之名。”这里的“椀”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深而宽的碗。这句话是松尾芭蕉对自己品尝多碗抹茶体验的感受和感慨。

在《七椀茶》中,“七碗”不仅指具体数量上的七个碗,更象征着逐渐加深的品茶体验;“受之味”意味着感受到的味道越来越丰富、美妙;“八公与之名”的“八公”是日本佛教中的一个传说人物,这里“命名者”可能是指为抹茶赋予这一名称和文化意义的人或事物。整句诗句反映了诗人对茶道精神的深刻体会。

造句举例:

  1. 松尾芭蕉在《七椀茶》中表达了他对抹茶独特风味的赞美与欣赏。
  2. 在体验了七碗茶之后,我深刻感受到茶香与滋味在口腔中的变化,仿佛是五味杂陈的人生百态。
  3. 七椀茶》不仅是一首诗,也是品茶艺术精神的一种表达方式。
  4. 每一盏茶都像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这静谧的空间里品味着“七椀茶”的含义。
  5. 松尾芭蕉的《七椀茶》启发了许多后来者去探索和体验茶道文化的深层次内涵。

分词解释

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chá

1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2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3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4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5 特指“茶点”: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