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的组词

壮常见的组词有:壮情,壮阳,壮士歌,壮伟,壮烈,壮丽,壮健,壮容,壮族,壮汉,壮剧,壮文,壮乳,壮气,壮士声,壮锦,壮夫,壮室,壮月,壮贝,壮举,壮节,壮悍,壮图,壮布,壮严,壮气吞牛,壮心不已,壮热,壮思

词语 解释
壮情 zhuàng qíng1.豪壮的情怀﹑抱负。
壮阳 zhuàng yáng1.强盛的阳气。古代阴阳五行说认为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气至夏季最盛。 2.中医术语。犹言强肾。中医学认为:腹为阴,肾为阴中之阴,肾虚者应补阳,故称。参阅《素问.金匮真言论》。
士歌 壮士歌 zhuàng shì gē1.亦称"壮士声"。 2.战国末,荆轲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诀别易水,作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士歌"即指此。
壮伟 zhuàng wěi1.健壮魁伟。 2.雄伟;雄健。
壮烈 zhuàng liè勇敢而有气节:壮烈的场面|壮烈牺牲。
壮丽 zhuàng lì/lí1.健壮美丽。 2.宏壮美丽。多指山川﹑建筑﹑图景﹑场面等。 3.宏伟瑰丽。多指文辞。
壮健 zhuàng jiàn1.强壮;强健。 2.强健的人。 3.雄壮劲健。
壮容 zhuàng róng1.青壮年时的容貌。 2.年轻美丽的容颜。
壮族 zhuàng zú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壮汉 zhuàng hàn1.强壮的汉子。
壮剧 zhuàng jù壮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左江、右江流域和云南富宁、广南一带。广西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师剧三支;云南有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两支。各支的形成过程不同,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
壮文 zhuàng wén1.我国壮族的文字。是1955年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共有三十二个字母(包括五个声调字母)。195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推行。
壮乳 zhuàng rǔ1.粗大的鞋耳。乳,草鞋上穿绳子的两耳。
壮气 zhuàng qì1.豪迈﹑勇壮的气概。 2.旺盛发达的地气。堪舆家所称主世代兴旺的土地风水。
士声 壮士声 zhuàng shì shēng1.见"壮士歌"。
壮锦 zhuàng jǐn1.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壮夫 zhuàng fū/fú1.豪壮之士,豪杰。 2.成年人;壮健的人。
壮室 zhuàng shì1.男子三十称壮年,又值当娶妻室之岁,故称"壮室"。
壮月 zhuàng yuè1.指农历八月。
壮贝 zhuàng bèi1.钱币名。汉贝货五品之一。
壮举 zhuàng jǔ壮烈伟大的举动或行为:亘古未有的壮举|震惊社会的壮举。
壮节 zhuàng jié1.壮烈的节操。
壮悍 zhuàng hàn1.勇壮强悍。 2.指勇壮强悍的人。
壮图 zhuàng tú1.壮志,宏伟的意图。
壮布 zhuàng bù1.新莽时所铸十铜币之一。
壮严 zhuàng yán1.庄严,装饰美盛。
气吞牛 壮气吞牛 zhuàng qì tūn niú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心不已 壮心不已 zhuàng xīn bù yǐ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
壮热 zhuàng rè1.高热;高烧。
壮思 zhuàng sī/sāi1.豪壮的情思。

壮的二字词语

怀 齿

壮的三字词语

士歌 士声 缪侯

壮的四字成语

气吞牛 心不已 志未酬 士断腕 志难酬 气凌云 发冲冠 志凌云 士解腕 夫不为 侗语族

其他字的组词

川组词 刄组词 东组词 灰组词 宛组词 柳组词 毙组词 窄组词 淹组词 搜组词 赏组词 毁组词 楔组词 䮷组词 鱦组词 蠺组词 鼞组词 臠组词 齼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