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的组词
榆常见的组词有:榆躔,榆冈,榆英,榆面,榆荚,榆贯,榆林窟,榆次之辱,榆罔,榆木疙瘩,榆关,榆林,榆景,榆翟,榆粉,榆枋之见,榆光,榆皮,榆柎,榆欓,榆瞑豆重,榆筴,榆中,榆鴈,榆羹,榆木脑袋,榆荚钱,榆塞,榆林塞,榆溪
词语 | 解释 |
---|---|
榆躔 | 榆躔 yú chán1.指白榆星。 |
榆冈 | 榆冈 yú gāng1.即榆罔。 |
榆英 | 榆英 yú yīng1.榆花。 |
榆面 | 榆面 yú miàn1.榆树皮磨成的粉,旧时荒年用以制面食以充饥。 |
榆荚 | 榆荚 yú jiá1.亦作"榆筴"。 2.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3.汉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 |
榆贯 | 榆贯 yú guàn1.榆荚串子。借指钱串。 |
榆林窟 | 榆林窟 yú lín kū1.我国著名石窟之一。又名万佛峡。在甘肃安西西南七十五公里的山谷中。洞窟凿在山谷东西两侧,东崖三十窟,西崖十一窟。最早的可能开于唐以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续有建造。现存壁画和塑像中,多为唐宋作品,也有不少西夏和元代作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
榆次之辱 | 榆次之辱 yú cì zhī rǔ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
榆罔 | 榆罔 yú wǎng1.神话传说中的古帝名,为神农氏后裔。 |
榆木疙瘩 | 榆木疙瘩 yú mù gē da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榆关 | 榆关 yú guān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2.即古海关。古称渝关﹑临榆关﹑临渝关,明改为今名。其地古有渝水,县与关都以水得名。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 3.泛指北方边塞。 |
榆林 | 榆林 yú lín1.榆树林。 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
榆景 | 榆景 yú jǐng1."桑榆晩景"之省。比喻晩年。 |
榆翟 | 榆翟 yú dí/zhái1.古时王后从王祭祀先公时所穿的服装。因绣饰雉形,故称。榆,通"鹞"。鹞雉,青质五彩的雉。翟,长尾雉。 |
榆粉 | 榆粉 yú fěn1.即榆面。 |
榆枋之见 | 榆枋之见 yú fāng zhī jiàn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
榆光 | 榆光 yú guāng1.泛指星光。 |
榆皮 | 榆皮 yú pí1.榆树皮。可食,可入药。 |
榆柎 | 榆柎 yú fū/fǔ/fù1.黄帝时良医名。 |
榆欓 | 榆欓 yú dǎng1.用榆木做的经函。 |
榆瞑豆重 | 榆瞑豆重 yú míng dòu zhòng用以指身懒神昏。 |
榆筴 | 榆筴 yú cè1.见"榆荚"。 |
榆中 | 榆中 yú zhōng1.指榆林塞。 |
榆鴈 | 榆鴈 yú yàn1.马名。 |
榆羹 | 榆羹 yú gēng1.用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 |
榆木脑袋 | 榆木脑袋 yú mù nǎo dài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
榆荚钱 | 榆荚钱 yú jiá qián1.汉代一种轻而薄的钱币。因形似榆荚,故名。 |
榆塞 | 榆塞 yú sāi/sài/sè1.《汉书.韩安国传》:"后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后因以"榆塞"泛称边关﹑边塞。 2.指山海关。 |
榆林塞 | 榆林塞 yú lín sāi/sài/sè1.古塞名。秦将蒙恬抗击匈奴入侵,在河套一带植榆为塞,故称。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
榆溪 | 榆溪 yú xī亦作“榆谿”。即 榆林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