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的组词
榆常见的组词有:榆木脑袋,榆中,榆枋,榆林市,榆欓,榆沉,榆瞑豆重,榆翟,榆火,榆叶梅,榆光,榆槿,榆躔,榆木,榆荚,榆子,榆枋之见,榆木脑壳,榆羹,榆社,榆枌,榆钱,榆粉,榆钱糕,榆鞭,榆筴,榆枷,榆木圪垯,榆鴈,榆荚雨
词语 | 解释 |
---|---|
榆木脑袋 | 榆木脑袋 yú mù nǎo dài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
榆中 | 榆中 yú zhōng1.指榆林塞。 |
榆枋 | 榆枋 yú fāng/bìng1.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
榆林市 | 榆林市 yú lín shì在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邻接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设市。人口39.1万(1995年)。盛产煤炭。名胜古迹有青云山、红石峡、镇北台、戴兴寺、新明楼等。 |
榆欓 | 榆欓 yú dǎng1.用榆木做的经函。 |
榆沉 | 榆沉 yú chén1.同"榆沈"。 |
榆瞑豆重 | 榆瞑豆重 yú míng dòu zhòng用以指身懒神昏。 |
榆翟 | 榆翟 yú dí/zhái1.古时王后从王祭祀先公时所穿的服装。因绣饰雉形,故称。榆,通"鹞"。鹞雉,青质五彩的雉。翟,长尾雉。 |
榆火 | 榆火 yú huǒ1.《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汉郑玄注:"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本谓春天钻榆﹑柳之木以取火种,后因以"榆火"为典,表示春景。 |
榆叶梅 | 榆叶梅 yú yè/xié méi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广椭圆形或倒卵形,缘有重锯齿,春天开花,淡红色,核果球形,红色。供观赏。 |
榆光 | 榆光 yú guāng1.泛指星光。 |
榆槿 | 榆槿 yú jǐn1.榆与堇。皮有滑汁,古代常用作使菜肴滑润的调味品。 |
榆躔 | 榆躔 yú chán1.指白榆星。 |
榆木 | 榆木 yú mù1.榆树;榆木料。 |
榆荚 | 榆荚 yú jiá1.亦作"榆筴"。 2.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 3.汉代钱币名。即荚钱。重三铢,钱面有"汉兴"二字。 |
榆子 | 榆子 yú zǐ1.即榆荚。 |
榆枋之见 | 榆枋之见 yú fāng zhī jiàn榆枋,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
榆木脑壳 | 榆木脑壳 yú mù nǎo ké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
榆羹 | 榆羹 yú gēng1.用榆荚和榆面煮成的羹。 |
榆社 | 榆社 yú shè1.枌榆社之省。汉高祖故乡的里社名。泛指故乡的里社。 |
榆枌 | 榆枌 yú fén1.榆树。枌,白榆。 2.指故乡。 |
榆钱 | 榆钱 yú qián1.榆荚。因其形似小铜钱,故称。 |
榆粉 | 榆粉 yú fěn1.即榆面。 |
榆钱糕 | 榆钱糕 yú qián gāo1.以榆荚和面加糖或盐等做成的蒸糕。 |
榆鞭 | 榆鞭 yú biān1.用以策马的榆树枝。 |
榆筴 | 榆筴 yú cè1.见"榆荚"。 |
榆枷 | 榆枷 yú jiā1.古刑具。榆木做的枷。 |
榆木圪垯 | 榆木圪垯 yú mù gē dá坚硬的榆树根。比喻思想顽固。 |
榆鴈 | 榆鴈 yú yàn1.马名。 |
榆荚雨 | 榆荚雨 yú jiá yǔ/yù1.指春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