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的拼音、解释、组词
壮志凌云的简介:
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雄壮豪迈的志向直冲天际。形容志气高远。语本三国魏.曹植〈学宫颂〉。△「凌云之气」、「气厉青云」
2. 三国魏.曹植〈学宫颂〉(据《艺文类聚.卷三八.礼部上.学校》引)于铄尼父,生民之杰,性与天成,该圣备艺。德伦三五,配皇作烈,玄镜作鉴,神明昭晰。仁塞宇宙1>,志陵2>云霓3>,学者三千,莫不俊乂4>。唯仁可凭,唯道足恃。钻仰弥高,请益不已。 〔注解〕 (1) 宇宙:天地之间、天下。 (2) 陵:登、升。 (3) 云霓:云与虹。此指天际。霓,音ㄋ|ˊ。 (4) 俊乂:杰出贤能的人才。
3. 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学宫颂〉来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迹。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义,更能将仁义之说,推广于天地之间;至于他的志向更是豪迈得直上云霄。由于他这种秉持仁义的德行和高超陵云的心志,使得随他学习修行的三千学生,个个都是杰出贤能的人才。〈学宫颂〉的原文为「志陵云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献上多通作「凌」,后人常说「凌驾」于某某之上,用的就是这个意思。云霓高挂天空而无上,因此志陵云霓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志非常雄壮、高远。「壮志凌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志气高远。
1. 形容志气高远。「凌」文献异文作「凌」。宋.京镗〈定风波.休卧元龙百尺楼〉词:「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归不惊秋。」元.许有壬〈沁园春.老子当年〉词:「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也作「壮志凌霄」。
《壮志凌云》释义
“壮志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怀抱雄伟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并且这种志向如同直插云端一般高远、坚定。此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具有崇高的理想或抱负,精神风貌高昂。
详细解释
- 壮志:指的是个人的理想、志向或者追求的目标。
- 凌云:“凌”表示超越,“凌云”意味着像要飞到云端一样高,比喻目标远大,志向高洁。
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们虽然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用法
“壮志凌云”通常作主语或定语来表达人物的精神状态或情感特征。可以用于多种语境中,比如个人奋斗、团队精神、领导力等场合。
例句
- 小明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壮志凌云使他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 王经理胸怀壮志凌云的理想,带领公司实现了飞速发展。
- 虽然路途遥远且充满艰辛,但李华同学依然保持着壮志凌云的信念,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 为了实现祖国强盛的梦想,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践行了“壮志凌云”的精神。
-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展现了顽强不屈、壮志凌云的精神风貌。
这些例句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壮志凌云”成语的情景。
分词解释
zhuàng
1 大,有力,强盛:强~。~士。~心。~烈。~美。兵强马~。2 增加勇气和力量:~胆。~行(xíng )。以~声势。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旧作“僮”):~族。~锦。~歌。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líng
1 冰:冰~。~锥。滴水成~。2 侵犯、欺压:欺~。~逼。~辱。~侮。恃强~弱。3 杂乱,交错:~乱。~杂。4 升,高出:~云。~霄。~空。~虚。~驾。“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5 渡过,越过:“虽有江河之险则~之”。6 迫近,逼近:~晨。7 姓。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