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的组词
补常见的组词有:补授,补阙拾遗,补置,补缺,补缝,补苴罅漏,补署,补缉,补短,补充,补遗,补败,补益,补伏,补苴,补衣,补写,补陁,补衮,补拟,补敝起废,补肾,补续,补票,补钉,补报,补语,补荫,补处,补服
词语 | 解释 |
---|---|
补授 | 补授 bǔ shòu1.补任官职。 |
补阙拾遗 | 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
补置 | 补置 bǔ zhì1.添设官职。 |
补缺 | 补缺 bǔ quē1.修补缺漏。 2.补充缺额。 3.补救错失。 4.递补官职。 |
补缝 | 补缝 bǔ féng1.缝补衣服。 2.弥补。 |
补苴罅漏 | 补苴罅漏 bǔ jū xià lòu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
补署 | 补署 bǔ shǔ1.补任官职。 |
补缉 | 补缉 bǔ jī1.修补。 |
补短 | 补短 bǔ duǎn1.补不足。 2.补救缺失。 |
补充 | 补充 bǔ chōng1.因不足或损失而加以添补。 2.在主要事物之外另行追加的。 |
补遗 | 补遗 bǔ yí1.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
补败 | 补败 bǔ bài1.弥补歉年。 2.补救败局。 |
补益 | 补益 bǔ yì帮助,增益:不无补益。 |
补伏 | 补伏 bǔ fú1.补付,补给。 |
补苴 | 补苴 bǔ jú苴:用草垫鞋底。补缀衣裳鞋底。引申为弥合:补苴漏洞。 |
补衣 | 补衣 bǔ yī1.打过补丁的衣服。 |
补写 | 补写 bǔ xiě1.亦作"补泻"。 2.补益与疏泻。中医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症;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 |
补陁 | 补陁 bǔ tuó1.见"补陁落迦"。 |
补衮 | 补衮 bǔ gǔn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2.唐代对补阙的别称。 |
补拟 | 补拟 bǔ nǐ1.谓按照选人的才能拟定补授的官职。 |
补敝起废 | 补敝起废 bǔ bì qǐ fèi补:修整;敝:破旧;起:起用;废:废弃。修整破旧的东西,起用废弃的东西。比喻恢复旧的制度。 |
补肾 | 补肾 bǔ shèn1.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 |
补续 | 补续 bǔ xù1.补充接续。 2.缝补联接。 |
补票 | 补票 bǔ piào1.凡应凭票方能获得的某种权利,如缺少票证,需按规定补全称为补票。多用于乘坐车船。 |
补钉 | 补钉 bǔ dīng1.见"补丁"。 |
补报 | 补报 bǔ bào1.报答。 2.犹增补。 |
补语 | 补语 bǔ yǔ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情况、结果、数量或性状的程度等的成分。如在“打扫干净”、“快得多”中,“干净”、“多”即是补语。 |
补荫 | 补荫 bǔ yìn1.对因故而被取消的荫封予以补封。 |
补处 | 补处 bǔ chù1.佛教语。前佛既灭后,菩萨成佛而补其位之称。亦指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子长﹑子云,自叙元系,则云补处,仰嗣释迦。"《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受灌顶职位,为法王孙,居兜率施天,是生补处。"清龚自珍《助刊圆觉经略疏愿文》:"命终之后,三人相见于莲邦,乃至一生补处。"后用以借指补官。 2.指曾经到过的地方。 |
补服 | 补服 bǔ fú1.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通常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各品补子纹样,均有规定。如明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驸马﹑伯用绣麒麟﹑白泽。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獬廌。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其后补纹亦有所改易。清代规定,命妇受封,亦得用补服,补子各从其父之品以分等级。 2.明清时于品服之外,缀有随时依景而制的补子的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