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的组词

桐常见的组词有:桐叶封弟,桐华烟,桐音,桐凤,桐竹,桐柏宫,桐棺,桐木布,桐花凤,桐乡,桐宫,桐华,桐帽,桐人,桐花,桐严嫂,桐梓,桐圭,桐丝,桐偶人,桐马,桐君,桐江,桐孙,桐木鱼,桐子,桐膏,桐华布,桐叶戏,桐爨

词语 解释
叶封弟 桐叶封弟 tóng yè/xié fēng dì/tì/tuí1.《史记·晋世家》:"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唐柳宗元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桐封"。
华烟 桐华烟 tóng huá/huà/huā yān1.见"桐花烟"。
桐音 tóng yīn1.琴声。
桐凤 tóng fèng1.见"桐花凤"。
桐竹 tóng zhú1.泛指管弦乐器。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柏宫 桐柏宫 tóng bǎi/bó/bò gōng1.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桐棺 tóng guān1.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
木布 桐木布 tóng mù bù1.见"桐华布"。
花凤 桐花凤 tóng huā fèng1.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桐乡 tóng xiāng1.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汉改桐乡。《汉书.循吏传.朱邑》:"﹝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后因以为官吏在任行惠政﹑有遗爱之典。
桐宫 tóng gōng1.商代桐地的宫室。相传为汤葬地。伊尹曾放太甲于此。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 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
桐华 tóng huá/huà/huā1.即桐花。 2.谓桐树开花。
桐帽 tóng mào1.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幞头,相传始于北周,用软帛垂脚,至隋始以桐木为骨子,使顶高起成形,唐以后沿用之。
桐人 tóng rén1.桐木偶。古代殉葬的俑。 2.见"桐木人"。
桐花 tóng huā1.桐树的花。 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严嫂 桐严嫂 tóng yán sǎo1.旧时对桐庐一带妇女的谑称。该地旧属严州,并以桐君山﹑严陵濑著名,故称。
桐梓 tóng zǐ1.桐木与梓木。两者皆良材。
桐圭 tóng guī1.见"桐珪"。
桐丝 tóng sī1.指琴弦。
偶人 桐偶人 tóng ǒu rén1.即桐木人。
桐马 tóng mǎ1.桐木作的马。古代祭祀用品。
桐君 tóng jūn1.传说为黄帝时医师。曾采药于浙江省桐庐县的东山,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桐君。南朝梁陶弘景《序》:"又云,有桐君《采药録》说其花叶形色。"宋司马光《药圃》诗:"山相惭多识,桐君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 2.琴的别称。
桐江 tóng jiāng1.富春江的上游。即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内一段。
桐孙 tóng sūn/xùn1.桐树新生的小枝。北周庾信《咏树》:"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唐周贺《赠神遘上人》诗:"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后以"桐孙"称美他人子孙。参见"孙枝"。 2.指琴。
木鱼 桐木鱼 tóng mù yú1.以桐木刻成的鱼形祭品。
桐子 tóng zǐ1.梧桐树的果实。 2.油桐的果实。可榨桐油。 3.儿童,童子。桐,通"童"。
桐膏 tóng gāo/gào1.桐油烧烟制成的膏,为制墨原料。
华布 桐华布 tóng huá/huà/huā bù1.《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絜白不受垢污。"李贤注引《广志》:"梧桐有白者,剽国有桐木,其华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后因以称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为"桐华布"或"桐木布"。
叶戏 桐叶戏 tóng yè/xié xì/hū1.指桐叶封弟故事。
桐爨 tóng cuàn1.语本《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以"桐爨"喻良材被毁或大材小用。爨,烧火做饭。

桐的二字词语

桐的三字词语

华烟 柏宫 木布 花凤 严嫂 偶人 木鱼 华布 叶戏 花烟 城派 木人

桐的四字成语

叶封弟 叶之封 叶之信

其他字的组词

邔组词 邗组词 卖组词 披组词 郊组词 玲组词 宴组词 冕组词 秸组词 慨组词 猾组词 摊组词 翩组词 鱮组词 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