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组词

竹常见的组词有:竹馆,竹担,竹筛,竹王,竹使符,竹矛,竹笏,竹埤,竹轩,竹床,竹缆,竹节须,竹枝曲,竹雕,竹管,竹柏,竹马子,竹签,竹屿,竹针眼,竹苓,竹蝗,竹手,竹筩,竹林,竹席,竹光,竹肤,竹筯,竹枝词

词语 解释
竹馆 zhú guǎn1.用竹建造的房舍。亦泛指幽居别墅。
竹担 zhú dān/dàn/dǎn1.亦作"竹檐"。 2.竹制的扁担。
竹筛 zhú shāi1.竹编用具。底面多小孔﹐用以分离物的粗细。
竹王 zhú wáng1.汉时夜郎国王。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
使符 竹使符 zhú shǐ fú1.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3.借指州郡长官。
竹矛 zhú máo1.竹制长柄直刺兵器。
竹笏 zhú hù1.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竹埤 zhú pí/pì1.竹篱。唐杜甫《题省中壁》诗:"掖垣竹埤梧十寻,洞门对溜常阴阴。"仇兆鳌注引张綖曰:"竹埤谓……以竹编为储胥。"一说埤,与"卑"同。见仇注引陈廷敬说。
竹轩 zhú xuān1.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竹床 zhú chuáng亦作“竹牀”。竹制的床。
竹缆 zhú lǎn1.用竹篾绞成的粗索。常用以拴船。
节须 竹节须 zhú jié xū1.蟋蟀的一种。
枝曲 竹枝曲 zhú zhī/qí qū/qǔ1.即竹枝。
竹雕 zhú diāo1.以竹子作材料的雕刻工艺。分竹刻﹑竹根雕﹑留青﹑翻簧等多种制作技法。
竹管 zhú guǎn1.指部分竹的茎杆。也称竹筒。因其中空﹐成管筒状﹐故称。通节可用以引水﹐截断可制盛器等。 2.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3.指笔。 4.竹子。
竹柏 zhú bǎi/bó/bò1.谓竹与柏。 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3.柏树的一种。
马子 竹马子 zhú mǎ zǐ1.即竹马灯。
竹签 zhú qiān一端尖锐的细长竹杆或竹片。
屿 竹屿 zhú yǔ1.竹林茂盛的小岛。
针眼 竹针眼 zhú zhēn yǎn1.古代缫车上集丝成缕的部件。
竹苓 zhú líng1.雷丸的别称。
竹蝗 zhú huáng1.竹类主要害虫。成虫绿色﹐从头顶到翅基有一黄带﹐头顶为锐角﹐足腿节有一大黑斑。取食竹叶﹐常猖獗成灾。
竹手 zhú shǒu1.用竹条制的搔痒器物。一端成手爪形。又名不求人。
竹筩 zhú tǒng1.亦作"竹筒"。 2.竹制的管形盛器;竹管。 3.古代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管状饰物。
竹林 zhú lín1.竹子丛生处。 2."竹林七贤"的省称。 3.鸟名。
竹席 zhú xí1.竹篾编成的铺垫用具。
竹光 zhú guāng1.竹林中的光影。 2.谓竹子表皮光滑。
竹肤 zhú fū1.竹的表皮。
竹筯 zhú zhù1.竹筷。
枝词 竹枝词 zhú zhī/qí cí①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为七言绝句。②词牌名。又名《竹枝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二体。

竹的二字词语

屿 西

竹的三字词语

使符 节须 枝曲 马子 针眼 枝词 简巾 叶舟 夫人 丝笠 根亲 枝歌 马灯 笊篱 脑壳 孚俞

竹的四字成语

杖芒鞵 中高士 头木屑 马之友 溪六逸 清松瘦 杖成龙

其他字的组词

书组词 仛组词 许组词 店组词 雨组词 谆组词 匾组词 曼组词 普组词 揖组词 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