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组词

竹常见的组词有:竹亭,竹轿,竹菜,竹林贤,竹门,竹繵,竹轩,竹杯,竹义,竹叶舟,竹冈,竹柏异心,竹笏,竹弩,竹使符,竹锥,竹缕,竹篰,竹根亲,竹町,竹简,竹箭,竹楗,竹节花,竹干,竹筥,竹马之交,竹蝗,竹枝,竹丬

词语 解释
竹亭 zhú tíng1.竹林中的亭子。宋杨万里有《又题寺后竹亭》诗:"行尽空房忽画阑﹐竹光和月入亭寒。" 2.用竹建造的亭子。
轿 竹轿 zhú jiào1.即竹兜。
竹菜 zhú cài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状复叶似水芹﹐茎叶皆细而可食。 2.鸭跖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林贤 竹林贤 zhú lín xián1.晋孙绰撰《僧史》﹐以七人配德三国魏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号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贤"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
竹门 zhú mén1.竹制之门。
竹繵 zhú dàn/tán/chán1.竹绳。繵﹐同"缠"。
竹轩 zhú xuān1.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竹杯 zhú bēi1.竹制的杯珓。占卜用具。在神前问卜﹐将竹杯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
竹义 zhú yì1.谓竹丛生不相离异。比喻有情义。
叶舟 竹叶舟 zhú yè/xié zhōu1.唐李玫《异闻实录》载:江南人陈季卿游长安﹐十年不归。一日于青龙寺访僧不遇﹐见壁间有寰瀛图﹐叹曰:"得此径归﹐不悔无成。"旁有一翁笑曰:"此何难。"乃折阶前竹叶﹐置图上渭水中﹐谓陈曰:"注目于此﹐如愿矣。"陈熟视之﹐恍然登舟﹐至家团聚。待复返青龙寺﹐山翁尚拥褐而坐。后用为送人归里的典实。
竹冈 zhú gāng1.竹林茂盛的山脊。
柏异心 竹柏异心 zhú bǎi yì xīn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竹笏 zhú hù1.古代大臣入朝时所执的竹制手板。
竹弩 zhú nǔ1.一种用机括发箭的竹弓。
使符 竹使符 zhú shǐ fú1.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3.借指州郡长官。
竹锥 zhú zhuī1.竹笔。
竹缕 zhú lǚ1.古代上元节挂的一种用竹丝编的彩灯。
竹篰 zhú bù1.用竹篾编的笼子。
根亲 竹根亲 zhú gēn qīn/qìng1.方言。指远亲。
竹町 zhú tǐng/dīng1.犹竹径。
竹简 zhú jiǎn古时书写用的竹片: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竹简。
竹箭 zhú jiàn1.即筱。细竹。 2.竹制的利箭。《慎子》佚文:"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后因以"竹箭"喻河流迅疾。
竹楗 zhú jiàn1.堵塞河堤决口所用的竹木等器材。
节花 竹节花 zhú jié huā1.烟火的一种。
竹干 zhú gān/gàn1.竹箭。
竹筥 zhú jǔ1.竹编圆形盛器。
马之交 竹马之交 zhú mǎ zhī jiāo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竹蝗 zhú huáng1.竹类主要害虫。成虫绿色﹐从头顶到翅基有一黄带﹐头顶为锐角﹐足腿节有一大黑斑。取食竹叶﹐常猖獗成灾。
竹枝 zhú zhī/qí1.竹子的小枝。 2.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3.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竹丬 zhú pán1.方言。竹片。

竹的二字词语

轿 屿 西

竹的三字词语

林贤 叶舟 使符 根亲 节花 叶枪 批耳 叶纸 枝歌 脑壳 夹膝 节钢 叶冠 笊篱 枝觞 叶菜

竹的四字成语

柏异心 马之交 批双耳 马之友 杖成龙

其他字的组词

央组词 宅组词 拉组词 叛组词 菜组词 掺组词 喉组词 棱组词 蹄组词 䀌组词 巚组词 欒组词 纓组词 讋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