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之好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马之好的简介:

zhú mǎ zhī hǎo
指少年时骑竹马为戏之友。

  • AI解释

竹马之好》是一个中国的成语,用来形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这个成语源于唐代诗人韦庄的诗句:“为惜枝梢瘦,谁将玉笛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但“竹马之好”具体指的是《集韵·小韵》中的一则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幼年时和好友齐州刺史杜如晦玩弄竹马(一种儿童玩具),两人都骑在竹竿上玩耍,后来两人成为挚友,一同辅佐李世民成就大业。因此,“竹马之好”不仅象征着纯真无邪的童年友情,更承载了深厚的志同道合之情。

以下是五个使用“竹马之好”的造句:

  1. 自从小时候起,小明和小强就是“竹马之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互相扶持。
  2. 尽管工作多年后两人各奔东西,但那份童年的“竹马之好”却始终如一。
  3. 虽然现在他们已经分隔两地,但“竹马之好”的情谊让他们的心依然紧紧相连。
  4. 他俩自幼相识,后来又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竹马之好”成为两人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5.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竹马之好”这样的真挚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蜂。~勺。3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