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笠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笠的简介:

zhú lì
1.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 AI解释

词语“竹笠”是指用竹子编织而成的帽子,常见于传统的中国乡村生活中。这类帽子不仅具有遮阳、防雨的功能,也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

详细解释:

  • 材质:主要由竹片手工编制而成。
  • 功能:主要用于遮挡阳光或雨滴,保护头部不受直接的日晒或雨水侵袭。
  • 文化含义:在一些地区,“竹笠”还象征着劳动人民朴素、简朴的生活状态和勤劳的品质。

造句:

  1. 村民们头戴竹笠,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种植作物。
  2. 长途跋涉中,他摘下竹笠擦汗,却未停下脚步。
  3. 在老一辈的记忆里,竹笠是夏日消暑的必备之物。
  4. 为了还原传统场景,演员们戴上了手工编织的竹笠
  5. 她用竹子编制了一顶精致的竹笠送给母亲。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