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化龙的拼音、解释、组词

竹杖化龙的简介:

zhú zhàng huà lóng
借指得道成仙。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竹杖化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并没有正式出现在古代典籍中。但从其结构和意思来看,“竹杖”与“化龙”两部分可以分别加以理解。

  • 竹杖:指由竹子制作的拐杖或手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常被赋予清高、坚韧等象征意义。
  • 化龙:“化”意为变化,转化;“龙”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强大和吉祥。

综合来看,“竹杖化龙”可以理解为从平凡的拐杖(即普通事物)到拥有非凡能力或象征意义的变化。比喻人的身份、地位、精神状态等发生显著转变,达到一种超凡脱俗或极具价值的状态。

造句

  1.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和探索,他终于让自己的知识水平“竹杖化龙”,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授。
  2. 这个团队原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但经过不懈努力和创新,“竹杖化龙”般地迅速崛起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3. 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到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奋斗历程就是“竹杖化龙”的真实写照。
  4. 她通过多年的练习,终于让自己的舞姿如“竹杖化龙”,令人赞叹不已。
  5.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非凡的举动,“竹杖化龙”般地改变了整个事件的结果。

分词解释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刻。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zhàng

1 扶着走路的棍子:手~。拐~。2 泛指棍棒:擀面~。禅~。3 古代刑罚之一,用棍打:~脊。4 古同“仗”,恃,凭倚。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

lóng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4 姓。